[实用新型]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压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12715.2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云;刘明;刘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春娇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密实 混凝土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紧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压紧装置,属于铁路无砟轨道板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其由钢轨、弹性不分开式扣件、预制有挡肩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中间隔离层、钢筋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等部分组成。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的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比较难控制,且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的施工质量好坏关乎该无砟轨道的整体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要保证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之上的轨道板位置保持不变,防止轨道板上浮或偏移。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压紧装置不仅笨重,而且使用钢材较多,制造成本较高,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压紧装置笨重、制造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压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压紧装置,其中的无砟轨道包括钢轨、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中间隔离层和底座板,包括L型钢架和锚杆,所述L型钢架的横梁置于轨道板上表面上,L型钢架的纵梁固定在底座板上,所述锚杆的上端通过压紧螺帽垂直固定在L型钢架的横梁上,锚杆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底座板上。
所述的锚杆底部通过膨胀螺丝或套筒固定在底座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L型钢架和锚杆,锚杆的上端通过压紧螺帽垂直固定在L型钢架的横梁上,锚杆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底座板上;通过锚杆将L型钢架的横梁固定在轨道板上从而实现对轨道板压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轨道板1,底座板2,L型钢架3,锚杆4,压紧螺帽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压紧装置,该处的无砟轨道指的是CRTS-Ⅲ型无砟轨道,其中的无砟轨道包括钢轨、轨道板1、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中间隔离层和底座板2。该压紧装置包括L型钢架3和锚杆4,L型钢架3选择5#槽钢制作而成,其价格低廉、机械强度好,选用方便。所述L型钢架3的横梁置于轨道板1上表面上,L型钢架3的纵梁固定在底座板2上;所述锚杆4的上端通过压紧螺帽5垂直固定在L型钢架3的横梁上,锚杆4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底座板2上,即锚杆4与轨道板1上表面上垂直,同时通过压紧螺帽5和锚杆4将L型钢架3的横梁固定在轨道板1上。
具体的,所述的锚杆4底部通过膨胀螺丝或套筒固定在底座板2上。
具体施工时,直线段每个轨道板1设置10个本压紧装置,设置距离为直线段600+1040*4+600;曲线段每个轨道板1设置12个本压紧装置,设置距离为曲线地段600*830*5+600。膨胀螺丝或套筒的抗拔力应满足要求,确保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时轨道板1不发生上浮和位移。
具体施工时,当锚杆4底部采用套筒固定在底座板2上时,在底座板1施工时就应在适当的位置先预埋好套筒,预埋套筒质量要符合相关要求,便于轨道板1精调后安装抗上浮装置时使用。当锚杆4底部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底座板2上时,应采用冲击钻打洞,并采用气筒吹出粉尘,接着预埋膨胀螺栓。预埋套筒或膨胀螺栓后再安装锚杆4锚固,锚固完成的锚杆4应确保处于垂直状态。轨道板1精调完成后安装L型钢架3,首先将压紧螺帽5用手拧紧,然后使用紧固扳手上紧扣压,保证已充分压紧,但要保证不得引起轨道板1的变形;具体施工时,可以在压紧时,在附近安装百分表进行观察。待自密实混凝土膨胀已经完成后,再拆除本压紧装置,拧出锚固螺杆4。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2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