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式立井吊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2138.7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4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东;徐明;张玉祥;杨向东;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04 | 分类号: | B66B17/04;B66B1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立井 吊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吊桶,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轮式立井吊桶。
背景技术:
在矿山基本建设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竖井矿山建设技术发展迅速,适应大断面深竖井的设备随之出现,随着竖井施工采用伞钻钻孔深孔爆破,大井架、大绞车、大吊桶、大抓装岩提升,大模板整体分段现浇混凝土的机械化施工技术已基本成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其中立井提升吊桶从以前的2立方、3立方,现在发展到4立方6立方8立方规格,容积加大,自重和体积也随之增大,极大地提升了装载容积,加快了竖井施工速度,但同时也产生了由于吊桶增大而产生的辅助工序如“甩罐”,即吊桶因工序转换需要时,利用人工推拉或内齿轮钩头配合拖拽,在地面井口盘上把在用的吊桶摘除钩头移出井口,耗费人力较多,内齿轮绞车配合起来斜拉硬拽吊桶不稳,易倾翻;有时采用平板矿车转运时重心高且不易找正固定,容易滑脱或倾斜,安全性较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轮式立井吊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式立井吊桶,它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在原吊桶双层桶底结构的筒体底面上设有一组安装口,在每个安装口中均设有滑轮组件,所述的滑轮组件与矿道中的轨道相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嵌入式滑轮连接座,在滑轮连接座内通过旋转销,连接有一个滑轮,且滑轮有一部分伸出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是采用的内嵌式滑轮连接座,使得轮体大部分隐藏于双层筒底之间空间,下部略出吊桶的桶底下底平面,以最大限度降低重心;整体式设置,便于拆装维修;组装配合间隙小,油脂充填便于密封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轮式立井吊桶,它包括:筒体1,在双层筒体的底面上设有一组安装口(图中未显示),即所述的一组安装口一共有四个,成两排设置,每排有两个安装口,两个安装口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四个安装口在筒体1的底面成矩形分布,使安装在安装口中的滑轮组件3的滑轮可以卡在矿道中的轨道上,从而使筒体1可以在矿道中的轨道上的移动。
如图3所示,在每个安装口中均设有滑轮组件3,所述的滑轮组件3包括,嵌入式滑轮连接座3a,在滑轮连接座3a上设有安装槽4,在安装槽4内通过旋转销3b连接有一个滑轮3c,且滑轮3c有一部分伸出连接座3a。
如图2所示,所述的滑轮3c是由滚动轴承5以及滚动轴承5外圆周面上的环槽5a构成,所述的环槽5a可以卡在图中未显示的矿道中的轨道上,并与其形成对应配合。
在安装槽4的槽口处,两侧向外延伸两个相互对称的安装板4a,在每个安装板上都设有与筒体底面相配合的安装螺孔4b,通过在安装螺孔中设置螺栓可以将滑轮连接座3a安装到安装口中,且所述的安装螺孔4b为沉头孔。
如图1所示,将滑轮连接座3a安装到安装口2中后,滑轮连接座3a的大部会内嵌入筒体1内,只有安装板4a以及一部分滑轮3c暴露在筒体底面之外。
在筒体1的下部还设有一组指示滑轮组件位置的指示标记2,所述的指示标记2可以是荧光指示标记以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2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塞棒机构吊运装置
- 下一篇:别墅用曳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