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渣分离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11967.3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5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孙晓林;任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神源镓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72100 河南省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尾渣分离的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尾渣处理多通过压滤机进行操作。一般企业为实现连续性工作,大多采用以板框压滤机为主要设备的固液分离的装置。板框压滤机具有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且可以实现反洗作业等优点。其结构是沉降洗涤槽通过柱塞泵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板框压滤机与热水槽连接后通过溶液泵与沉降洗涤槽连接。然而,板框压滤机在连续工作过程中,分离的效果会逐渐下降,溶液中会出现带有少量尾渣杂质的现象,由于分离后的液体需要返回热水槽进行加热保温再次利用,如果分离后溶液中带有一定量的固废杂质,则会在热水槽中形成沉淀,甚至堵塞管道,不仅影响热水槽向沉降洗涤槽的输送效率,造成能源浪费,而且积累的沉淀物在热水槽底部也会给清理工作增加很大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的尾渣分离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尾渣分离的装置,主要由沉降洗涤槽通过柱塞泵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板框压滤机与热水槽连接后通过溶液泵与沉降洗涤槽连接构成,所述尾渣分离装置是在板框压滤机和热水槽之间设置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尾渣分离的装置,主要由沉降洗涤槽8通过其底部的阀门9、管道中间的阀门10、柱塞泵12、阀门2与板框压滤机1连接,板框压滤机1与热水槽4连接后通过阀门5、溶液泵6及阀门7与沉降洗涤槽8连接构成,沉淀池3的一端连接板框压滤机1,沉淀池3的另一端连接热水槽4,沉淀池3的底端安装阀门11后连接在阀门10和柱塞泵12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板框压滤机1准备好之后,打开阀门2、阀门10,之后开启柱塞泵12,柱塞泵12正常工作后,缓慢打开阀门9,此时沉降洗涤槽8中的物料缓慢通过柱塞泵12进入板框压滤机1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时滤饼留在板框压滤机1的滤室中,溶液部分通过管道进入沉淀池3,随着压滤过程的进行,沉淀池3中液位逐渐升高,待升至溢流口位置,经过沉淀的溶液自行进入热水槽4,经过多次循环,沉淀池3中溶液夹带的沉淀物越积越多之后,此时在过滤过程中可关闭阀门9,待阀门9和阀门10之间管道的物料尽可能输送完毕之后,关闭阀门10,缓慢打开阀门11,将沉淀池3中的沉淀物送入板框压滤机1进行压滤,待沉淀池3中沉淀物卸完后关闭阀门11,重新打开阀门9,阀门10对沉降洗涤槽8中物料进行压滤。压滤完成后,关闭阀门9,待管道中物料输送完毕之后,关闭阀门2、阀门10,关闭柱塞泵12,热水槽4中热水可通过阀门5、阀门7以及溶液泵6补充进入沉降洗涤槽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神源镓业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神源镓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1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吸尘器用过滤网
- 下一篇:一种电解液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