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1463.1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8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振明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58;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式导风罩 包含 风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尤指一种可生成锥形气旋的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使用电风扇来改善环境的气体流通,来降低环境的温度或搭配电暖气来提升环境温度,而其装设容易又可配合设置于各种环境下,因此,电风扇俨然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电用品。
市面上常见的电风扇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立扇、循环扇或挂扇,然而为了增加其风扇吹拂的范围,通常都会于电风扇底部加装一左右来回的摆动装置,但其碍于电风扇的高度使其吹拂的范围受到相对的局限,然而藉由改善其导风罩的结构可有效的增加其吹拂的范围。
习知的导风罩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含有呈弧形状的导风片L,藉由该导风片L可使得风呈现一螺旋气旋,并可增加其风向的强度,但对增加吹拂的范围影响相对甚小,且其集中的涡流强风造成人体的不适,因此如何设计其结构改良其吹拂的范围,已成为当今业界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其结构简单,应用广泛,能生成锥形气旋,提高吹风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式导风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内环部;
一设置于该内环部外侧的外环部,并与该内环部间界定一受风面;以及
多个导风片,呈漩涡状排列于该受风面上,该导风片相对该受风面的垂直轴间具有倾角,该倾角由靠近该内环部的一侧朝靠近该外环部的一侧渐增。
其中,该导风片靠近该内环部的倾角为0度。
其中,该导风片靠近该外环部的一侧的倾角为45度。
其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设置于该内环部及外环部之间并分别连结所述多个该导风片的固定环。
其中,该外环部设有一或多个与外部连接的夹扣。
还公开了一种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壳体,包含有一进气部,一出气部,以及一设置于该进气部及该出气部之间的导引空间;
一旋转装置,设置于该导引空间内并对应至该出气部,该旋转装置包含有一固定于该壳体内的马达,以及一连结于该马达并藉由该马达带动轴旋的扇叶;
一改良式导风罩,设置于该出气部位置,该改良式导风罩包含有一内环部,一设置于该内环部外侧的外环部,以及多个呈漩涡状排列于该外环部及该内环部之间的导风片,该外环部与该内环部间界定一受风面,该导风片相对该受风面的垂直轴间具有倾角,该倾角由靠近该内环部的一侧朝靠近该外环部的一侧渐增。
其中,该风扇装置包含有一设置于该导引空间内用以对经过的气流加热的加热装置。
其中,该旋转装置包含有一设置于该马达外周侧的隔热筒。
其中,该壳体包含有一设置于该马达后侧的进气口。
其中,该导风片靠近该内环部的倾角为0度。
其中,该导风片靠近该外环部的一侧的倾角为45度。
其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设置于该内环部及外环部之间并分别连结该多个该导风片的固定环。
其中,该外环部设有一或多个与该壳体连接的夹扣。
是以,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功效: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藉由改良式导风罩,使其生成一锥形气旋的风扇装置,相较于先前技术中的涡流式导风板仅能产生一小且集中的圆筒涡流气旋,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装置产生的锥形气旋吹拂面积更广泛,更能使室内空气流通循环。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藉由加热装置,使其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藉以产生一热风。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藉由隔热筒,使马达不至于受到加热装置而毁损,而能同时做为凉风扇及热风扇,有一扇两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先前技术的正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的正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的外观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的夹扣接合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的后面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导风罩及包含其的风扇装置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振明,未经苏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1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式液压动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叶轮轮盘与轮毂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