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耳预焊装置及其抚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986.4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2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喻世民;彭清华;王君军;邓万鹏;田强;廖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0 | 分类号: | B23K20/10;B23K20/24;H01M10/058;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预焊 装置 及其 抚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预焊装置及其抚平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广泛用作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移动设备的电源,同时作为动力电池在电动自行车、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等动力能源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为了满足动力电池的生产需求,目前动力电池倾向于自动焊接。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体。目前动力电池的极耳是将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叠片或卷绕的方式焊接形成的,但叠片或卷绕出来的极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卷曲及折弯,而在主焊接前会有一个预焊接工序,如果直接对卷曲及折弯的极耳进行预焊会出现电芯短路的情况,造成电芯能量损失。传统上在预焊接前由人工对电芯的极耳进行抚平,工作的效率较差,效果不好,这严重影响了电池自动化焊接的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增大了生产成本。同时,超声波焊机工作时由于声声波高频振动摩擦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不但会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危害,进入电芯里还会影响动力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动力电池自动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极耳预焊装置及其抚平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极耳预焊装置,包括预焊基座和超声波焊机,所述超声波焊机包括焊枪和固定于预焊基座的主机,所述预焊基座位于焊枪焊头一侧设置有极耳抚平机构,所述极耳抚平机构包括极耳抚平夹、左右位移滑块、左右位移气缸、前后位移滑块和前后位移气缸,所述前后位移气缸驱动前后位移滑块滑动,所述左右位移气缸安装在前后位移滑块上随前后位移滑块前后滑动,所述左右位移气缸驱动左右位移滑块滑动,所述极耳抚平夹安装在左右位移滑块上随左右位移滑块左右滑动,所述极耳抚平夹将电芯的极耳从靠近电芯的根部向外夹持抚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耳抚平夹包括手指气缸及固定于手指气缸上的两夹片,所述夹片为经过热处理工艺制作的钢片,所述夹片与电芯的极耳的接触面经过表面抛光处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耳抚平机构通过前后位移气缸底部的高度调节板可调式安装于预焊基座的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预焊基座的焊接处设有挡尘吸尘机构,所述挡尘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罩、挡尘气缸和挡尘板,所述吸尘罩安装于焊枪焊头下方的预焊基座,所述吸尘罩的吸嘴朝向焊枪的焊头,所述挡尘板连接于挡尘气缸下端,所述挡尘气缸位于焊枪焊头一端的上方,所述挡尘气缸固定于超声波焊机的主机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波焊枪焊头下方设有电芯感应器。
一种极耳抚平机构,包括极耳抚平夹、左右位移滑块、左右位移气缸、前后位移滑块和前后位移气缸,所述前后位移气缸驱动前后位移滑块滑动,所述左右位移气缸安装在前后位移滑块上随前后位移滑块前后滑动,所述左右位移气缸驱动左右位移滑块滑动,所述极耳抚平夹安装在左右位移滑块上随左右位移滑块左右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耳抚平夹包括手指气缸及固定于手指气缸上的两夹片,所述夹片为经过热处理工艺制作的钢片,所述夹片与电芯的铜箔和铝箔的接触面经过表面抛光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极耳抚平机构可在预焊前对卷曲及折弯的极耳进行抚平,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动力电池自动化生产的程度,进而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在焊接处设置挡尘板和吸尘罩,可在超声波焊接时防止振动产生的粉尘进入电芯,对电芯的性能造成影响,同时吸尘罩会吸收掉部分粉尘,保证设备及工作环境的清洁。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极耳抚平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预焊基座,2、超声波焊机,10、主机,20、焊枪;
21、焊头,30、极耳抚平机构,31、极耳抚平夹;
32、左右位移滑块,33、左右位移气缸,34、前后位移滑块;
35、前后位移气缸,36、手指气缸,37、夹片;
38、高度调节板,40、挡尘吸尘机构,41、吸尘罩;
42、挡尘气缸,43、挡尘板,50、电芯;
51、极耳,60、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