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730.3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唐亚明;陈一峰;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充电电池提供电量的装置,更为具体来说,是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给充电电池充电,充电的装置必不可少。但是,为了方便,目前在开始充电或者结束充电时对电池通常是直接拔插,或者说,直接将充电电池放在电池座上,很少采用固定措施,虽然装入和取下电池较为方便,但是电池充电时受到震动或外力时,容易导致电池松脱,进而导致充电的稳定性差。
另外,充电电池的充电次数是有限的,充电过程的不稳定性也会影响到电池的寿命。
因此,获得一种能够为充电电池提供稳定的充电环境的充电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充电装置容易掉落充电电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充电装置,避免了充电电池容易从电池仓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充电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形成电池仓,上壳体内侧安装有充电端子,上壳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卡扣件,还包括装有电池芯的电池壳,电池壳一端插入至电池仓内,电池壳端部设有与卡扣件配合的适配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件卡住装有电池的电池壳一端,避免了充电过程中电池壳和电池芯掉落的问题,提高了对电池芯充电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卡扣件包括弹片和凸起,上壳体侧壁开有通孔,通孔边缘向通孔中央延伸出弹片,弹片末端向内侧延伸出凸起。
针对表面带有卡槽状适配件的电池壳,通过卡扣件的凸起卡住电池壳卡槽状适配件、进而卡住电池芯,防止电池芯掉落。
进一步地,卡扣件包括弹片和凸起,上壳体侧壁开有通孔,通孔边缘向通孔中央延伸出弹片,弹片末端内侧开有凹槽。
针对表面带有凸楞状适配件的电池壳,通过卡扣件的凹槽卡住电池壳凸楞状适配件、进而卡住电池芯,防止电池芯掉落。
进一步地,通孔为方形孔,方形孔的一边向中央延伸出弹片,方形孔该边长度大于弹片宽度。
方形的通孔便于卸下电池壳,用于向外微微扳动弹片即可。
进一步地,方形孔上侧边向下延伸出弹片,弹片延伸的长度为方形孔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卡扣件个数为两个,分别设于上壳体内壁相对的两侧。
通过两侧的卡扣件,能够将电池壳牢牢固定,避免电池壳滑落,进而避免电池芯滑落。
进一步地,弹片与上壳体一体加工制成。
进一步地,上、下壳体一体加工制成,下壳体长度大于上壳体。
进一步地,上、下壳体内壁为光滑的平面。
进一步地,电池壳端部设有与充电端子适配的电池电极。
内壁光滑的上下壳体减少放入电池时的阻力,同时扳动弹片后,电池壳和电池芯也容易拿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创新地采用了卡扣件,该卡扣件用于充电时对电池壳和电池芯的固定,防止电池芯从充电座脱出,而且,该卡扣件防脱结构插拔操作简单,便于进行徒手操作,其稳定性也较优越。
附图说明
图1为充电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上、下壳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图2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为上、下壳体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中,
1、上壳体;10、侧壁;11、通孔;12、凸起;13、弹片;2、卡扣件;3、充电端子;4、下壳体;5、电池壳;50、适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卡贴
- 下一篇:一种带有转盘保护装置的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