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手机触控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9475.0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3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龚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沣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机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手机触控保护膜。
背景技术
人们在对触屏式智能手机进行具体操作时,经常需要对屏幕显示区域内的部分位置进行触控操作,如屏幕的左上方或者右上方等位置;由于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机大都不会在非显示区域设置返回、确认等虚拟按键,并且由于此部分触控位置与手机的实体按键或者屏幕下方的虚拟按键相隔的距离较远,导致手机用户(特别是使用大屏幕的手机用户)无法顺畅地对手机进行单手操控,从而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传统的手机保护膜大都只具有保护手机屏幕的功能,其功能过于单一。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手机保护膜,以提升智能手机(尤其是大屏幕手机)的体验效果,使用户能够更加完美、更加便捷地对手机进行单手操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贴装方便、具有触控操作功能的的多功能手机触控保护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手机触控保护膜,它包括膜片,所述膜片的下表面吸附有一层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导电线路部、位于手机屏幕下方的非显示区域内的触控感应部以及位于手机屏幕上方的显示区域内的触控识别部,所述触控感应部通过导电线路部与触控识别部连接;
所述触控感应部将接收到的外部触摸信号通过导电线路部传输到触控识别部,所述触控识别部向形成于手机屏幕上方的显示区域内的虚拟按键输送触摸信号。
优选地,所述触控感应部包括位于非显示区域的内部左侧的第一感应部和内部右侧的第二感应部,所述触控识别部包括位于显示区域的内部左侧的第一识别部和内部右侧的第二识别部,所述导电线路部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
所述第一感应部通过第一线路与第一识别部相连,所述第二感应部通过第二线路与第二识别部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触控感应部将手机触摸屏的部分触控区域转移到了手机屏幕的非显示区域内,手机用户在对手机进行操控时,无需将手指移动到手机屏幕上方即可对位于手机屏幕上方的虚拟按键进行操作,以此可使手机用户真正的体验单手操控的乐趣;其结构简单、改变了传统手机保护膜或贴膜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手机触控保护膜,它包括膜片a,在膜片a的下表面吸附有一层导电层,导电层包括导电线路部、位于手机屏幕下方的非显示区域内的触控感应部以及位于手机屏幕上方的显示区域内的触控识别部,触控感应部通过导电线路部与触控识别部连接;本实施例的膜片a可采用目前市面上任何一种手机保护膜或者贴膜,在将吸附有导电层的膜片a贴附于手机屏幕上时,可在手机的正面的下方(即屏幕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类似于虚拟按键的触控感应部,当手指碰触触控感应部时,其可将接收到的外部触摸信号通过导电线路部传输到触控识别部,触控识别部再向形成于手机屏幕上方的显示区域内的虚拟按键输送触摸信号,从而实现对虚拟按键的控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膜利用触控感应部将手机触摸屏的部分触控区域转移到了手机屏幕的非显示区域内,手机用户在对手机进行操控时,无需将手指移动到手机屏幕上方即可对位于手机屏幕上方的虚拟按键进行操作,以此可使手机用户真正的体验单手操控的乐趣,而且能够更加便捷的对手机进行控制。
为使本实施例的保护膜能够满足目前市面上主流触控式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即目前的手机屏幕内—APP软件或者系统均会在屏幕的右上方或者左上方设置虚拟按键),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部包括位于非显示区域的内部左侧的第一感应部1和内部右侧的第二感应部2,触控识别部包括位于显示区域的内部左侧的第一识别部3和内部右侧的第二识别部4,导电线路部包括第一线路5和第二线路6;其中,第一感应部1通过第一线路5与第一识别部3相连,第二感应部2通过第二线路6与第二识别部4相连。
另外,本实施例的保护膜在制作时,可在膜片a的下表面吸附一层完整的导电层,然后根据需要将多余的导电层区域去掉,保留需要的导电层区域,从而形成触控感应部、导电线路部和触控识别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沣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沣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9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