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形塞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8035.3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7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耀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26 | 分类号: | G01B3/26;G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塞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塞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玻璃吻合度检查一般采用斜度塞尺,由于结构特点限制,斜度塞尺只能测量吻合面的周边外侧;而对内侧和中间部分的测量塞尺就无能为力,通常的方法是在检具形面上确定测点开孔,引出量表测玻璃内表面,或设计专用比较仪测量玻璃外表面,该两种方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测点有限。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玻璃吻合度检测塞规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球形塞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一种球形塞规,用于与玻璃检具配合检测玻璃吻合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球形塞规的主体呈片状,所述球形塞规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一测量部及一第二测量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测量部及第二测量部相连;所述第一测量部包括一梯形部及一连接于梯形部的上底边一侧的第一测量端,所述第一测量端设有第一测量球,所述第一测量球可旋转地布置在开设于第一测量端的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一测量部的梯形部上设置有若干与梯形的底边平行的刻度线;所述第二测量部包括一梯形部及一连接于梯形部的上底边一侧的第二测量端,所述第二测量端设有第二测量球,所述第二测量球可旋转地布置在开设于第二测量端的第二固定孔内,所述第二测量部的梯形部上设置有若干与梯形的底边平行的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量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量部由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开孔。
优选地,所述球形塞规的主体呈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球形塞规配合玻璃检具测量玻璃吻合度,其主体呈片状方便伸入玻璃和检具之间的吻合面中部和内侧;本实用新型的球形塞规由于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量部分别设有第一测量球和第二测量球,测量球可检查玻璃吻合面间隙,测量球还具有导向作用,发现测量球被卡住后与刻度配合可读取卡点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球形塞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结果直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球形塞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球形塞规测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球形塞规100的结构示意图。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的球形塞规100及其相关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数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球形塞规100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覆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和“一”等的用语,仅为了便于叙述清楚,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球形塞规100,球形塞规100的主体呈片状,其包括一连接部1、一第一测量部2及一第二测量部3,所述连接部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测量部2及第二测量部3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部2包括一梯形部21及一连接于梯形部21的上底边一侧的第一测量端22,所述第一测量端22设有第一测量球23,所述第一测量球23可旋转地布置在开设于第一测量端22的第一固定孔(图未示)内,所述第一测量部2的梯形部21上设置有若干与梯形的底边平行的刻度线24,且相邻刻度线24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测量球23的直径为玻璃和检具之间根据吻合度公差要求的最小间隙,因此,第一测量球23又可以称为通球,如果第一测量球23无法通过,即为不合格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耀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耀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8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型母辅助器精准快速检测治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红外收发读数的智能卷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