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线输送机纸箱对中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7734.6 | 申请日: | 2015-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7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赖庆辉;周金华;苏微;高筱钧;李莹莹;迟琳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输送 纸箱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线输送机纸箱对中机构,属于机械与工业自动化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车间流水线作业的过程中,货物输送过程的对中性要求比较高,主要是为流水线输送所设计配套的播种设备,且该设备严格履行车间自动化机械的设计要求。
在工业化生产现场,通常地需将同一板料在多个连续的工位之间进行传输,在输送作业过程中纸箱装货物的对中精度最为关键。传统的方法为人工辅助操作,或者借助少量的工具进行对中工作,这种方法浪费时间,浪费人力,同时也不安全,不利于工厂企业的生产,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快速、便捷、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的方法来完成这一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输送机纸箱对中机构,以用于解决生产线上纸箱输送过程中,对纸箱的运输需要对其进行对中操作,目前生产线上纸箱的对中主要是依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低,无法实现快速的自动化作业,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线输送机纸箱对中机构,包括摆臂Ⅰ3、安装板Ⅰ4、支座5、滑动轴承6、滑动轴7、立板8、双向气缸9、顶梁10、安装板Ⅱ11、摆臂Ⅱ12、齿条Ⅰ13、支板14、支板固定轴16、齿轮17、齿条Ⅱ18;
所述摆臂Ⅰ3通过螺栓连接与安装板Ⅰ4连接在一起;安装板Ⅰ4的一端与立板8连接在一起并保持立板8与安装板Ⅰ4垂直安装;双向气缸9的气缸杆利用螺栓连接固定在立板8的上端孔中;双向气缸9的缸套也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顶梁10上(以保证气缸可以灵活做出往复运动);8个支座5通过螺栓连接分别按照四个一排,两个一列相互对应的固定安装在顶梁10下面的安装部位;将2个滑动轴承6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安装板Ⅰ4的中间位置,要与两行支座5安装之间的行距保持一致;2个滑动轴7分别固定安装在顶梁10左侧下部安装的4个支座5中,保证了摆臂Ⅰ3的自由度受到更好的限制;摆臂Ⅱ12通过螺栓连接与安装板Ⅱ11连接在一起;将2个滑动轴承6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安装板Ⅱ11的中间位置,要与两行支座5安装之间的行距保持一致;2个滑动轴7分别固定安装在顶梁10右侧下部安装的4个支座5中,保证了摆臂Ⅱ12的自由度受到更好的限制;支板固定轴16的两侧具有螺纹结构,其一端与顶梁10中间位置的安装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安装有支板14(其主要作用是可以限制齿条Ⅰ13和齿条Ⅱ18的位置保持在一个水平面);在支板固定轴16中间部位安装有齿轮17,齿轮17中间安装有轴承(以保证齿轮17在齿条Ⅰ13和齿条Ⅱ18的作用下灵活的转动),齿条Ⅱ18安装在安装板Ⅰ4上,齿条Ⅰ13安装在安装板Ⅱ11上,齿条Ⅱ18带动齿轮17同步转动,齿轮17带动齿条Ⅰ13运动。
还包括滚轮15,所述滚轮15安装在顶梁10中间的安装板的两侧。
输送机1与摆臂Ⅰ3、摆臂Ⅱ12的安装位置保持对称安装(以更好的保证纸箱2在输送机1的中心位置输送)。
所述齿条Ⅰ13、齿轮17、齿条Ⅱ18安装过程中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便于保证Ⅰ13、齿轮17以及齿条Ⅱ18、齿轮17之间更好的啮合,保证传动比的一致性)。
所述摆臂Ⅰ3、摆臂Ⅱ12安装高度要保持一致(以便于工作过程中更加协调的对中纸箱)。
其中,所述齿轮17中间安装有轴承6202;所述双向气缸9可以做往返运动,并且运动的范围可以进行微调;为了更好的保证齿条Ⅰ13、齿条Ⅱ18与齿轮17更好的啮合,不产生跳齿问题,在顶梁10中间的安装板的两侧都安装有滚轮15,以便更好的保证齿条Ⅰ13和齿条Ⅱ18的运动方向不变,纸箱2在输送机的中心位置按照输送机1的输送方向移动;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7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