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7710.0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7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郑蒙蒙;陈小江;叶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射流 景观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机,特别涉及到一种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应用于渔业及养殖业的机器,其主要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使用广泛。而目前,市场上的增氧机种类繁多,其主流的增氧机包括了叶轮增氧机、水车增氧机、底部微孔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等,其中,底部微孔增氧机是采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压入输气管道,送入微孔管,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池底向上升浮,促使氧气充分溶入水中,实现池水的增氧的过程,其局限性在于此类增氧机需要在岸上布置送气管道,实施过程容易造成损坏,影响增氧效率,且搅水能力较弱,不利于水体上下层物质的交换。另一种叶轮式增氧机是通过电机带动叶轮搅水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达到增氧的目的,是应用最广泛的的增氧设备,但是,叶轮式增氧机属于单点增氧,且机械运行噪音较大,容易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和碰伤水产动物,叶轮式增氧机容易将鱼塘的底泥抽吸上来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射流式增氧机是其结构简单,通过形成水流,搅拌水体,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其局限性在于规范短时间内增氧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应用,而喷水式增氧机有良好的增氧功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表层水体的溶氧量,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果,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其局限性的规范对水体底层增氧效果甚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灵活,通锚进行固定,无需额外线缆固定的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所述增氧机包括反弹球,集水箱,支架和浮子主体,所述反弹球的底端设有支柱,所述支柱安装在集水箱内部,所述支柱上设有多排导流孔,所述集水箱的顶面开口,其底面设有升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设有三个,所述三个支架体内均安装了导流管,所述三个支架体均安装的导流管与支柱上的多个导流孔相连通,所述三个支架体的底面设有出水口,所述浮子主体安装在支架上,所浮子主体包括浮体和舵体,所述舵体安装在浮体上,所述舵体设有三个,所述三个舵体的内端相连接,其外端安装在浮子上,所述三个舵体的内端连接处还安装了水泵,所述三个舵体内端连接处的底端安装了支撑锚,所述三个舵体上端均安装了出流管,所述浮体上还安装射流头,所述射流头设有三个,所述三个射流头分别与三个舵体设有的出流管相连通。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排导流孔沿着支柱的外周纵向设置,所述多排导流孔包括多个导流孔,所述多个导流孔的整体形状均为圆形,其间距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浮体的整体形状为同心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个射流头的射流口均对准反弹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锚包括锚杆和锚底,所述锚底设在锚杆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通过水泵抽水由出流管连接射流头,通过射流头射流到反弹球,将水流入到集水箱内,经由支架上设有的导流管通过出水口流出,其利用密度流搅水,将低沉矿物盐带到上层水体,高氧直接输送到底层水体,达到底层增氧的效果;增氧机的外形美观,且具有观赏性;安装方便灵活,增氧机的整体通过支撑锚进行固定,支撑稳固定,且无需额外线缆固定,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流动示意图。
图中:反弹球1,支柱2,导流孔21,集水箱3,开口31,升降支架32,支架4,支架体41,导流管42,出水口43,浮子主体5,浮体51,舵体52,出流管521,射流头6,射流口61,水泵7,支撑锚8,锚杆81,锚底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7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