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无闪烁过滤蓝光预防近视的护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7309.7 | 申请日: | 2015-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4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风;王国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春风 |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闪烁 过滤 预防 近视 护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辐射无闪烁过滤蓝光预防近视的护眼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人数已经跃居世界之首,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普及,对青少年的视力保健和促进我国眼科预防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视力矫正及视力保健的常用方法有很多,却很少听人提起光源对眼睛也非常重要,只有在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由光源专家做了一个专集目前国内所有的LED白色光源都带有蓝光的现象,本发明即是将LED白色光源使用一种薄膜将蓝光过滤达到不会伤害眼睛的目的,然后与眼球运动组装装置结合,除了做眼球运动时使用外,同时也当做平时做功课的光源,达到既可以做眼球运动时使用又可以做功课使用,让眼球得到运动的机会又让眼睛免受蓝光的伤害,可说是一举二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助于眼球运动,又可以过滤蓝光防止眼球疲劳的防辐射无闪烁过滤蓝光预防近视的护眼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辐射无闪烁过滤蓝光预防近视的护眼装置,包括壳体、LED半透明感应框和底座,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所述壳体的上部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LED半透明感应框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的环形框架结构内,所述壳体正面的下部设有水平向外伸出并与所述壳体的下部垂直的第一伸缩杆,在所述壳体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向外伸出并与所述的壳体的上部平行或共面的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在所述上壳体的上部设有垂直向上伸出并与所述的上壳体的上部平行或共面的第四伸缩杆,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通过灯颈与所述壳体连接的LED灯源,通过折叠所述灯颈,所述LED灯源和所述灯颈可一同嵌入所述壳体,所述LED灯源的灯罩上设有用于过滤蓝光的蓝光过滤膜。
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均与所述上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竖直伸缩杆,所述竖直伸缩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潜能音乐及多功能模式让左眼右眼双眼转动,带动训练大脑同时达到训练眼睛的功能;平面大视角180度训练,可以增加训练效果。
眼脑训练仪在仪器下面、左面、右面各装置一根伸缩杆,做眼睛训练操时,可以让眼睛往最远处看,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眼操训练要有效果,有一个很重要的规矩就是让眼球往上,往左,往下,往右,顺时针或逆时针看时,一定要极上极左极下极右让眼球往远看达到最佳运动状态才有可能产生最佳效果。
此外,在仪器下面也装置一根伸缩杆,有两个作用,一是做眼操时提醒要保持33cm以上距离,眼脑训练仪里面的绿灯在引导青少年做各种眼操时,一个不变的法则就是一定要仪器距离人眼33cm以上,才不会对眼睛运动时让眼睛产生调节而造成视疲劳,因为近视就是近距离看书写字等,造成眼睛大量的调节,产生视疲劳让眼睛肌肉痉挛而形成近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LED灯源开启和关闭的电源开关以及用于调节所述LED灯源光照强度的光强调节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的手动控制电源的开关,以及调节适合的光线强度,使该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光源折叠嵌入壳体时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光源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LED半透明感应框,3、底座,31、电源开关,32、光强调节器,4、第一伸缩杆,41、连接件,42、竖直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第三伸缩杆,7、第四伸缩杆,8、LED灯源,81、蓝光过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春风,未经吴春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7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