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木秋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7074.1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卞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色田园木别墅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G9/02 | 分类号: | A63G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9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木 秋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木秋千。
技术背景
如今市场上的秋千各式各样,但是大都包括秋千架以及连接在秋千架上的座板。通常秋千架分为铁质秋千架或木质秋千架,其中,铁质秋千架比较笨重且容易上锈;木质秋千架往往通过铆钉将大梁与支撑柱铆合,可拆卸性差、不易运输,而且牢固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会生锈、可拆卸性强、方便运输、轻便且牢固性好的圆木秋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圆木秋千,包括秋千架以及座板,所述秋千架通过绳索或铁链与所述座板相连;所述秋千架包括第一斜柱组件、第二斜柱组件、大梁、斜撑以及柱脚;所述第一斜柱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二斜柱组件的上端对称设置在所述大梁的两端上,所述第一斜柱组件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斜柱组件的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柱脚顶部的两端上;所述大梁与所述第一斜柱组件、所述大梁与所述第二斜柱组件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斜撑。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柱组件、所述第二斜柱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倒V型柱以及若干根拉杆;所述倒V型柱上端闭合、下端分叉;所述若干根拉杆从下往上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V型柱上,每根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倒V型柱的两个分叉体采用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叉体的底部与所述柱脚的顶部榫合;所述大梁的两个端部分别嵌入至与其相应的倒V型柱中,所述斜撑位置较低的一端与其对应的倒V型柱中位置最高的拉杆榫合,所述斜撑位置较高的一端与所述大梁榫合。
优选地:所述柱脚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倒V型柱中的两个分叉体的规格均为“70mm×85mm”;所述若干根拉杆包括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位于所述第二拉杆的上方;所述第一拉杆的规格为“70mm×85mm,所述第二拉杆的规格为70mm×180mm”;所述大梁规格“100mm×180mm”;所述斜撑的规格为“70mm×8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大梁与斜柱组件之间设置斜撑,提高大梁与斜柱组件之间的牢固性;通过用拉杆来提高倒V型柱中两根分叉体之间的稳定性;由于本实用新型大量采用榫合、螺栓连接,提高了可拆卸性、方便运输;而且,本实用新型为圆木秋千,更加轻便,不会生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木秋千,包括秋千架1以及座板2,所述秋千架1通过绳索3(也可以是铁链)与所述座板2相连;所述秋千架1包括第一斜柱组件11、第二斜柱组件12、大梁13、斜撑14、柱脚15。
所述第一斜柱组件11的上端以及所述第二斜柱组件12的上端对称设置在所述大梁13的两端上,所述第一斜柱组件11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斜柱组件12的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柱脚15顶部的两端上;所述大梁13与所述第一斜柱组件11、所述大梁13与所述第二斜柱组件12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斜撑14。
所述第一斜柱组件11以及所述第二斜柱组件12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及形状,本实施例仅对第一斜柱组件11的结构进行介绍。所述第一斜柱组件11包括倒V型柱111以及若干根拉杆112;所述倒V型柱111上端闭合、下端分叉;所述若干根拉杆112包括第一拉杆1121以及第二拉杆1122,第一拉杆1121位于所述第二拉杆1122的上方,每根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倒V型柱111的两个分叉体采用螺栓连接。
每个分叉体111底部均与所述柱脚15的顶部榫合;大梁13的两个端部分别嵌入至相应的倒V型柱的上端中,所述斜撑14位置较低的一端与其对应的倒V型柱中的第一拉杆1121榫合,所述斜撑14位置较高的一端与所述大梁13榫合。
所述柱脚15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4连接。
所述倒V型柱111中的两个分叉体的规格均为“70mm×85mm”;所述第一拉杆1121的规格为为“70mm×85mm,所述第二拉杆1122的规格为70mm×180mm”;所述大梁13规格“100mm×180mm”;所述斜撑14的规格为“70mm×85mm”。
本实施例通过在大梁13与斜柱组件之间设置斜撑14,提高大梁13与斜柱组件之间的牢固性;通过用拉杆112来提高倒V型柱111中两根分叉体之间的稳定性;由于本实用新型大量采用榫合、螺栓连接,提高了可拆卸性、方便运输;而且,本实用新型为圆木秋千,更加轻便,不会生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色田园木别墅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色田园木别墅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7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碗手工制作玩具
- 下一篇: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