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5814.8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傅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益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刘葛;郭鸿雁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钢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钢拉索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中,拉索一端通常直接连接在桅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地面锚桩上。该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是连接不方便,且由于拉索承受拉力大,拉索与桅杆的连接不可靠,易出现松动,且拉索与桅杆连接处应力集中,易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稳固可靠、经久耐用的铸钢拉索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钢拉索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为空心圆柱体,支座本体的外壁上设置多个耳板,耳板与支座本体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进一步的,所述支座本体的前侧设置第一前耳板、第二前耳板、第三前耳板,支座本体的后侧设置第一后耳板、第二后耳板,支座本体的左侧设置第一左耳板、第二左耳板、第三左耳板、第四左耳板,支座本体的右侧设置第一右耳板、第二右耳板、第三右耳板、第四右耳板。
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前耳板设置在支座本体的中部,其位于支座本体前后中心线的左侧且与前后中心线的夹角a1为10-12°,第二前耳板设置在支座本体的上部,其位于支座本体前后中心线的右侧且与前后中心线的夹角a2为6-8°,第三前耳板设置在第二前耳板的下方,其与前后中心线的夹角a3为9-12°。
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耳板设置在支座本体的上部,其与支座本体前后中心线的夹角b1为0-2°,第二后耳板设置在支座本体的下部,其位于支座本体前后中心线的右侧且与前后中心线的夹角b2为10-12°,夹角b2与夹角a1相等。
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左耳板设置在支座本体的上部,其位于支座本体左右中心线的后侧且与左右中心线的夹角c1为5-8°,第二左耳板位于第一左耳板的下方,其与左右中心线的夹角c2为1-3°,第三左耳板位于第二左耳板的下方,其与左右中心线的夹角c3为5-8°,第四左耳板设置在支座本体的中部,其位于支座本体左右中心线的前侧且与左右中心线的夹角c4为10-12°。
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右耳板平行设置在支座本体的上部,其位于支座本体左右中心线的后侧且与左右中心线的夹角d1为10-12°,夹角d1与夹角c4相等,第三、第四右耳板平行设置在支座本体的下部,其与支座本体左右中心线相平行,第三右耳板位于支座本体左右中心线的前侧,第四右耳板位于支座本体左右中心线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支座本体的外壁上设置多个耳板,将拉索一端连接在各耳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地面锚桩上,连接方便,稳固可靠,由于耳板与支座本体一体制成,受力比较分散,不易损坏,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铸钢拉索支座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另一个方向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铸钢拉索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支座本体1为空心圆柱体,支座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多个耳板,耳板与支座本体一体制成。
支座本体1的前侧设置第一前耳板21、第二前耳板22、第三前耳板23,第一前耳板21设置在支座本体1的中部,其位于支座本体1前后中心线的左侧且与前后中心线的夹角a1为10-12°,第二前耳板22设置在支座本体1的上部,其位于支座本体1前后中心线的右侧且与前后中心线的夹角a2为6-8°,第三前耳板23设置在第二前耳板22的下方,其与前后中心线的夹角a3为9-12°。
支座本体1的后侧设置第一后耳板31、第二后耳板32,第一后耳板31设置在支座本体1的上部,其与支座本体1前后中心线的夹角b1为0-2°,第二后耳板32设置在支座本体1的下部,其位于支座本体1前后中心线的右侧且与前后中心线的夹角b2为10-12°,夹角b2与夹角a1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益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益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5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线悬臂式架桥机
- 下一篇:生成媒体内容的标签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