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黏附力测定仪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5790.6 | 申请日: | 2015-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3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伟;谢兴亮;陈思汉;邹维;刘兴梅;薛棱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 地址: | 61008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黏附 测定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黏附力测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黏附力测定仪器,优选方式特别适合于一种热敏胶生物黏附力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对于黏附力的测定,常采用剪切黏附力测定的方式。现阶段,剪切黏附力通常采用简易的自制装置测定。针对热敏凝胶生物黏附力的检测进行检索,未查到对应仪器。查询黏附力测定的相关文献,(王成伟,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剂的研究,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中涉及到了测定剪切黏附力的装置与方法:将待测样品涂覆于两板之间,再用细绳与上板的前端连接,细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之后与容器连接,容器悬挂在空中,然后不断向容器中注入液体,直到两板分离,然后称取液体的重量,再换算成粘附力。这种装置及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自制设备无法统一标准,仅适用于同一设备测试的不同样品间的比较,对于不同人制作的设备测出来的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2、全手动操作,误差较大,特别是注入液体的过程中:一是不易控制液体均匀流入,二是判断停止加入液体的时机不易精确;
3、通过容器内液体重量来确定粘附力易产生误差,因为容器为敞口,当上下板分离时容器失重易导致液体洒出;
4、没有温控装置,在对象为温敏样品时,无法进行准确测试;
5、不易将生物黏膜固定在上下板上,因此无法适用于测试样品的生物黏附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黏附力测定仪器,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黏附力的大小,其优选方式特别适用于热敏胶生物黏附力的测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黏附力测定仪器,包括上嵌板、下嵌板、容器、定滑轮、连接带、滴流装置、控制器、挡板、压力传感器,所述上嵌板置于下嵌板上,所述连接带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在上嵌板前端,另一端连接在容器上,所述容器上部开口,所述滴流装置由定容水箱、控制阀、液体输送管构成,所述定容水箱侧壁设有刻度,所述定容水箱底部位置高于容器顶部位置,所述液体输送管一端连接定容水箱底部,另一端置于容器开口上方,所述液体输送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定滑轮与下嵌板有间隔,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挡板的端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上嵌板与定滑轮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连接带穿过压力传感器的通孔,所述挡板能够使上嵌板触碰压力传感器后停止滑动。
优选的,还包括恒温箱,所述压力传感器、上嵌板、下嵌板置于恒温箱内,所述恒温箱侧壁设有与连接带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恒温箱一个侧面设置有门。
优选的,还包括恒温箱、固定板,所述定容水箱、控制器、控制阀、液体输送管、容器、定滑轮、压力传感器、上嵌板、下嵌板、固定板置于恒温箱内,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于一侧箱壁的中间位置,所述下嵌板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恒温箱一个侧面设置有门。
进一步的,所述上嵌板和下嵌板结构相同,由嵌片、板块、簧片构成,所述嵌片有两片,分别由簧片连接在板块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嵌板为金属材质,所述下嵌板为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定容水箱由刻度管、储水箱构成,所述刻度管置于储水箱顶部与储水箱连通,所述刻度管管径小于容器直径。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标准化的检测仪器,使不同样品的测试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
2、测试过程为自动化操作,反应迅速,避免了人为操作所产生的误差;
3、利用精密的刻度管来读取液体质量,不仅读数更加精确,而且避免了液体洒出容器导致容器量取的误差;
4、增加了恒温箱,能够精确控制实验温度,能够满足温敏样品的准确测试;
5、巧妙的嵌板结构,能够快速固定生物黏膜,适用于生物黏附力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嵌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嵌板固定生物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容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恒温箱、2-定容水箱、3-控制器、4-控制阀、5-液体输送管、6-容器、7-挡板、8-定滑轮、9-压力传感器、10-上嵌板、11-下嵌板、12-固定板、21-刻度管、22-储水箱、101-嵌片、102-板块、103-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医学院,未经成都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5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