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段彩粗纱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5142.0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婵;刘新金;谢春萍;苏旭中;张洪;徐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1H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彩粗纱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新型纱线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段彩粗纱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段彩纱是一种新型的花式纱线,通过特殊的纺纱工艺,使得成纱在横向和纵向都呈现不规则的色彩变化,色泽柔和丰满,层次感和立体感强,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可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不仅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并且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目前,段彩纱主要是通过细纱工序进行生产,由于受细纱设备的制约,使得生产的段彩纱的品种受到限制,而且细纱工序生产段彩纱效率低,成本高,从而限制了段彩纱的推广使用。
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段彩粗纱生产装置。该装置通过对粗纱机进行简单改造,在后罗拉和中罗拉处分别由两个伺服电机控制变速。后罗拉在伺服电机的控制下间歇性运动,从而保证从后罗拉喂入的熟条呈间断喂入状态,中后罗拉在伺服电机的控制下连续并可根据主体纱的宽度而变速运动。粗纱工序生产段彩纱,既克服了传统粗纱的单一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且可以提高后道细纱的生产效率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出一种能在普通粗纱机上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从而扩宽了粗纱机的应用范围,生产出不同品种的段彩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段彩粗纱生产装置,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所述后罗拉由段彩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段彩伺服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对和第二齿轮对与后罗拉连接,所述后罗拉间歇转动,所述中后罗拉由主伺服电机带动,所述中后罗拉连续转动,在所述中后罗拉上加装有上下皮圈,所述前罗拉由粗纱机主电机带动,所述中前罗拉和前罗拉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前罗拉和中前罗拉连续转动,在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前罗拉的入口处分别设有后喇叭口、中喇叭口和前喇叭口,第一熟条从后罗拉间断喂入,第二熟条从中后罗拉连续喂入,所述第一熟条和第二熟条的颜色不同。
纺纱时,第一熟条从后罗拉喂入,在后罗拉间断转动的作用下实现间断喂入,第二熟条从中后罗拉喂入,在中后罗拉连续转动的作用下实现连续喂入,其中第一熟条喂入后经四列罗拉的牵伸作用,并且在牵伸过程中经后喇叭口、中喇叭口和前喇叭口实现牵伸过程中的集聚作用,第二熟条喂入后经三列罗拉的牵伸作用,并且在牵伸过程中经中喇叭口和前喇叭口实现牵伸过程中的集聚作用,最后两者在前罗拉钳口处经加捻成粗纱,期间由这两个伺服电机组成的电机系统配合变速从而纺制段彩粗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牵伸机构采用四罗拉双皮圈型,可保证预粗条子能平稳喂入罗拉进行牵伸,在后罗拉、中后罗拉、前罗拉的入口处分别设有后喇叭口、中喇叭口和前喇叭口,可使两种条子更好的集聚,从而有利于提高粗纱的综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段彩粗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牵伸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段彩粗纱生产装置,包括后罗拉1、中后罗拉2、中前罗拉3和前罗拉4,其中后罗拉1由段彩伺服电机13带动,段彩伺服电机13通过第一齿轮对14和第二齿轮对15与后罗拉1连接,后罗拉1间歇转动,中后罗拉2由主伺服电机11带动,中后罗拉2连续转动,在中后罗拉2上加装有上下皮圈,前罗拉4由粗纱机主电机带动,中前罗拉3和前罗拉4之间通过齿轮连接,前罗拉4和中前罗拉3连续转动,在后罗拉1、中后罗拉2、前罗拉4的入口处分别设有后喇叭口6、中喇叭口8和前喇叭口9,第一熟条5从后罗拉1间断喂入,第二熟条7从中后罗拉2连续喂入,第一熟条5和第二熟条7的颜色不同。
纺纱时,第一熟条5从后罗拉1喂入,在后罗拉1间断转动的作用下实现间断喂入,第二熟条7从中后罗拉2喂入,在中后罗拉2连续转动的作用下实现连续喂入,其中第一熟条5喂入后经四列罗拉的牵伸作用,并且在牵伸过程中经后喇叭口6、中喇叭口8和前喇叭口9实现牵伸过程中的集聚作用,第二熟条7喂入后经三列罗拉的牵伸作用,并且在牵伸过程中经中喇叭口8和前喇叭口9实现牵伸过程中的集聚作用,然后集聚后加捻成纱,后经导纱钩10卷绕在粗纱管12上,形成的段彩粗纱具有不同的色彩效果,期间由这两个伺服电机组成的电机系统配合变速从而纺制段彩粗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5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电池模块的消防应急逃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杂粮包装袋的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