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制动缓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4835.8 | 申请日: | 2015-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3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莫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嘉林 |
| 主分类号: | F02D13/04 | 分类号: | F02D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制动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制动缓速系统,它比已知的汽车发动机制动缓速系统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重量更轻。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发动机制动缓速系统的作用是:在汽车惯性运行时驱动轮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发动机运转,发动机通过压缩空气以消耗汽车的惯性运行能量,从而实现降低运行速度或减少运行加速度。现在的汽车发动机制动缓速系统是通过液压传动来实现改变排气门的配气正时的,在发动机活塞运行到压缩上止点附近时,顶开排气门,将燃烧室内的压缩空气放出气缸外,从而在做功行程时没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向下止点运行,这样可增加发动机的反拖的制动力,增强发动机的制动缓速效能。缺点是:液压传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量较大、在安装时或大修发动机调整气门时需要进行间隙调整。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汽车发动机制动缓速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量较大、及在安装时或大修发动机调整气门时需要进行间隙调整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制动缓速系统,该系统可在驾驶员需要发动机制动缓速时可适时提供发动机制动缓速效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气缸盖、凸轮轴、第一挺杆,第二挺杆,第一挺杆导管,第二挺杆导管,排气门摇臂、放气摇臂、定位弹簧、摇臂轴、正时活塞、同步活塞、阻挡活塞、阻挡活塞复位弹簧、机油管、稳压阀、电磁阀、电动机油泵、缓速控制电路组成;凸轮轴上有一个排气凸轮、一个放气凸轮;排气凸轮与排气门摇臂之间安装有第一挺杆、第一挺杆穿过第一挺杆导管;排气摇臂设有定位平面和同步活塞孔、同步活塞孔与连着油道与空心油道上的机油孔相通,同步活塞孔内安装有正时活塞和同步活塞;放气摇臂上设有定位飘台和阻挡活塞孔,阻挡活塞孔内安装有阻挡活塞和阻挡活塞复位弹簧;排气门摇臂、放气摇臂都安装在空心摇臂轴上,安装配合为间隙配合;排气凸轮在发动机排气冲程时驱动第一挺杆以推动排气门摇臂,放气凸轮在发动机压缩冲程接近终了时开始驱动第二挺杆以推动放气摇臂、并在做功冲程开始后不久就使第二挺杆停止与放气摇臂接触。
在发动机处于动力输出时,凸轮轴中的排气凸轮通过驱动挺杆推动排气门摇臂摇动,使排气门在排气行程时打开,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外;此时凸轮轴中的放气凸轮驱动挺杆推动放气摇臂作无功的自由摇动。
在驾驶员需要发动机反拖汽车进行制动缓速时,电磁阀封闭泄油口,电动机油泵适时地将机油泵入油管通过油道进入同步活塞孔推动正时活塞、从而推动同步活塞进入排气门摇臂中的阻挡活塞孔内,使排气门摇臂和放气摇臂连成一体摇动,从而既可随排气凸轮驱动挺杆推动排气门摇臂和放气摇臂摇动一起摇动,使排气门在排气行程时打开,也可随放气凸轮驱动挺杆推动放气摇臂和排气门摇臂一起摇动,使排气门在活塞接近压缩上止点时逐步开启,将被压缩空气放出气缸外,令压缩空气中的能量不能在活塞向下止点运行时对活塞产生推动作用,又可在活塞的做功冲程开始不久就关闭排气门,使活塞运动产生负压以增加运动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零件少、没有调整项目。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轴,及各凸轮的相对方置和对应的旋转方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各凸轮轴与各挺杆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各挺杆对应各摇臂位置及摇臂和摇臂轴局部剖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排气门摇臂与气门、第一挺杆及排气凸轮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放气摇臂与第二挺杆及放气凸轮的对应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活塞活动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凸轮轴,2.排气凸轮,3.放气凸轮,4.第一挺杆,5.第二挺杆,6.排气门摇臂,7.放气摇臂,8.摇臂轴,9.机油孔,10.正时活塞,11.同步活塞,12.空心油道,13定位飘台,14阻挡活塞,15.阻挡活塞复位弹簧,16.调整螺钉,17.气缸盖,18,同步活塞孔.塞孔,19.定位弹簧,20.定位平面,21.阻挡活塞孔,22.阀芯复位弹簧,23.电磁阀线圈,24.缓速控制电路,25.电磁阀,26.阀芯,27.机油管,28.油道,29.稳压阀,30.电动机油泵,31.第一挺杆导管,32.第二挺杆导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嘉林,未经莫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48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