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太阳能循环水的生态浮床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4092.4 | 申请日: | 2015-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5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罗欢;李召旭;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34;H01L31/0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11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循环 生态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循环水的生态浮床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生态浮床技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各种受污染水体(如河流、湖泊和水库等),由于该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处理效率高和投入费用少,因此,该技术近年被快速推广使用。但是,该技术在传统装置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处理湖泊水、水库水和池塘水等流动水体,仅对浮床附近水体效果较好,对远离装置的水体处理效果较差;(2)利用外接电源曝气,需消耗较多电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利用太阳能循环水的生态浮床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利用太阳能循环水,既可以高效处理非流动湖泊水、水库水和池塘水等非流动水体,同时又不需要消耗外接电源电能。为此,本设计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利用太阳能循环水的生态浮床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生态浮床系统、太阳能系统和水泵循环水系统三部分组成;生态浮床系统包括上表面敞口的四通道不锈钢箱(1)、塑料网格盖板(2)、聚氨酯泡沫生物填料(13),其中不锈钢箱(1)由三个隔板分割为四通道,聚氨酯泡沫生物填料(13)填充在四通道内;太阳能系统包括不锈钢太阳能电池板架(5)、太阳能电池板(6)、蓄电池(7)和电线(8)以及闸控开关(16),太阳能电池板架(5)位于不锈钢箱(1)上侧;水泵循环水系统包括置于不锈钢箱第1通道底部内的水泵(10)、水管(11)、进水口浮球罩(14)和浮球罩坠块(15),水泵(10)与太阳能电池板(6)之间电连接。利用镶嵌在不锈钢太阳能电池板架(5)中的太阳能电池板(6)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带动水泵(10)工作,从而减少了外接电源电能的消耗,可实现降碳节能环保效应。
进一步的,不锈钢箱第1通道内水泵(10)工作时,待处理的受污染水可由远离浮床水处理装置的地方抽入到不锈钢箱内,经四通道连续处理后溢流到不锈钢箱外,实现受污染水体的空间置换,从而大大提高了处理受污染水的范围和效率。
进一步的,分别在不锈钢箱各通道中间的隔板和第4通道长边外侧面上、在靠近宽边侧面任一侧约20cm处和距不锈钢箱的箱体上表面20cm处沿水平方向连续开3个直径为3mm的溢流孔(4),各通道中间的隔板和第4通道长边上的溢流孔位置错落分布;通过溢流孔,不锈钢箱的4个通道成为连续的过水通道。
进一步的,进水口浮球罩(14)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水泵(10)所经由进水口抽到的表面水会富含氧气,从而不需要给浮床系统曝气,从而减少能耗,节能效果好。
进一步的,四通道不锈钢箱(1)上表面封盖塑料网格盖板(2),可避免不锈钢箱中聚氨酯泡沫生物填料(13)随水流漂浮到不锈钢钢箱(1)外。
进一步的,该不锈钢箱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箱体尺寸,同时增加或减少箱体内的通道数量。
进一步的,不锈钢箱尺寸控制在2000mm×1200mm×600mm,通道数为4个。
进一步的,不锈钢箱(1)两宽边外侧面各绑缚长2000cm、直径为160cm的塑料浮筒(12),以实现浮床系统的漂浮。
进一步的,在不锈钢箱(1)宽边所在的两个侧面不锈钢方管棱边上各焊接多个小不锈钢圈(3),塑料浮筒(12)通过每行小不锈钢圈(3)的细不锈钢丝固定。
进一步的,该水处理装置能用于处理流动的受污染水体或处理湖泊、水库和池塘等静止或缓流的受污染水体。
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节能效果好,处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聚氨酯泡沫生物填料实物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聚氨酯泡沫生物填料放大结构图。
图1和图2中,各数字指代如下:1-通道不锈钢箱;2—塑料网格盖板;3—小不锈钢圈;4—溢流孔;5—不锈钢太阳能电池板架;6—太阳能电池板;7—蓄电池;8—电线;9—管接;10—水泵;11—水管;12—塑料浮筒;13—聚氨酯泡沫生物填料;14—进水口浮球罩;15—坠块;16—闸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4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BR穿孔曝气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除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