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路快接插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3556.X | 申请日: | 2015-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1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方;鲍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倍力汽车管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7/12 | 分类号: | F16L3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201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插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快接插头装置。
背景技术
快插式连接接头是发动机非金属橡塑管件常用的管端连接组件,现有技术中的快插接头多从国外进口或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国内组装,采购周期为120天且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快插式接头其构成部件均为尼龙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较材料呈脆性且强度差,而尼龙管件多为发动机外围件,在整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发动机的起吊过程经常会与其他部件发生局部碰撞,而现有快插接头被外力碰撞后就出现接头破损断裂而导致管总成报废。
再者,现有的快插接头制造工艺为多部件组装工艺,不仅需投入多套注塑模具实现各部件的成型制造,且各部件的配合尺寸精度要求高,装配过程需要有防错能力极高的自动生产线及自动检测线,否则极易出现漏装部件、错装部件、部件安装不到位等质量缺陷,而影响接头的密封性能,导致设备模具投入成本及管理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快捷、牢固且强度大的管路快接插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路快接插头装置,用于实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连接,包括用于套装在所述第一管路端部外周的外接端头,所述外接端头设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中套装设有管路连接卡簧;还包括插接于所述第二管路端口内的内接端头,所述内接端头外周布置有若干加强连接环;所述外接端头与所述内接端头之间设有端头密封段,所述端头密封段内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端头密封段外周靠近所述内接端头的一端设有便于卡接固定卡接固定环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在所述端头密封段内壁上布置的至少两个密封环槽,沿所述端头密封段的内壁贴覆套装有金属内嵌层,所述金属内嵌层内侧对应所述密封环槽分别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路连接卡簧包括卡簧环体,所述卡簧环体的外端布置有至少两个朝向所述卡簧环体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的卡接凸爪。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凸爪的外侧设有便于插入连接的导向斜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连接环设置为从所述内接端头内端向外端直径减小的喇叭状环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接端头、所述端头密封段和所述内接端头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接端头、所述端头密封段和所述内接端头的内径依次减小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管路快接插头装置,用于实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连接,包括用于套装在所述第一管路端部外周的外接端头,所述外接端头设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中套装设有管路连接卡簧;还包括插接于所述第二管路端口内的内接端头,所述内接端头外周布置有若干加强连接环;所述外接端头与所述内接端头之间设有端头密封段,所述端头密封段内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端头密封段外周靠近所述内接端头的一端设有便于卡接固定卡接固定环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管路连接卡簧可以对插入的管体形成卡扣固定,防止管体脱落,在端头密封段内嵌装了密封装置,提高了接头柔韧率及强度,有效改善了接头抗冲击性能,提升了管总成可靠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接端头;2-管路连接卡簧;3-卡簧环体;4-卡接凸爪;5-导向斜面;6-内接端头;7-加强连接环;8-端头密封段;9-密封环槽;10-金属内嵌层;11-密封圈;12-卡接固定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倍力汽车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倍力汽车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35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