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同温度下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2051.1 | 申请日: | 2015-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姚盼盼;沈德建;时祥;江金亮;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5D2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温度 混凝土 收缩 变形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同温度下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装置,属于混凝土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高性能混凝土往往采用较低的水灰比,导致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开裂现象比较严重。混凝土的自收缩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混凝土自收缩变形测量装置在测试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样测得的变形中就包括自收缩和温度变形,需要进一步对变形进行分离。由于混凝土早期热膨胀系数变化剧烈,不易测定,采用经验公式也会产生很大误差,所以很难准确测量混凝土的自收缩变形。
而假设混凝土的温度保持恒定,就不会存在上面的问题,因此研究不同恒定温度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方法主要是单轴法,根据变形测量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同温度下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装置,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测试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试箱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在延垂直于该侧面方向移动的预埋件,在所述预埋件的外端设置有位移计,在所述测试箱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温控装置。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水通道以及与所述水通道连接的加热制冷控制器。
所述测试箱由温控上模板和温控下模板组成,所述预埋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温控下模板的两侧,在所述温控下模板和温控上模板内均设置有所述水通道,所述温控上模板和温控下模板通过温控模板进水管和温控模板出水管与加热制冷控制器相连。
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位移计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预埋件包括两个端板以及连接在两个端板之间的轴。
在所述温控下模板端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预埋件通过该U型槽埋入混凝土中。
所述的端板形状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温控上模板和温控下模板通过温控模板进水管和温控模板出水管与加热制冷控制器相连,通过循环水使得混凝土的温度保持恒定。
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通过温控上模板上部的圆孔插入混凝土中,将测得的混凝土温度反馈给数据采集与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所测温度控制加热制冷系统对循环水进行加热或制冷。
本实用新型预埋件采用两个圆板和一根圆轴焊接而成,通过温控下模板端部的U型槽埋入混凝土中。预埋件采用殷瓦钢制作,消除了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温控下模板和固定架通过焊接固定于底板的上面,底板采用殷瓦钢制作,消除了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混凝土的温度,然后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加热制冷系统发出指令,加热制冷系统通过加热或者冷却液体,循环通过温控模板,使得混凝土的温度保持恒定。这样混凝土就不会产生温度变形,从而可以直接准确得测出不同恒定温度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温控模板端部示意图;
图4为预埋件的前视图;
图5为预埋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1—温控上模板,2—温控下模板,3—温度传感器,4—圆孔,5、6—预埋件,7、8—位移传感器,9、10—固定架,11—底板,12—温控模板进水管,13—温控模板出水管,14—加热制冷控制器,15、16、17、18—导线,19—数据采集与温度控制系统,20、21—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2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