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式采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1797.0 | 申请日: | 2015-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4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苇;王英哲;舒祯;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地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10;F21V3/04;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林雪敏 |
| 地址: | 20009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顶式采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展览的空间若需要照明,多采用单侧墙壁采光。但仅由单侧墙面采光常常伴有光线分布不均、夏季直射、冬季缺少阳光等问题。
另外,常规的采光天窗通常在遮阳形式上有所不足,容易产生眩光现象,无法提供柔和的光线也影响展览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展览场地的采光光线分布不均匀,且容易产生眩光现象的缺陷,提供一种顶式采光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顶式采光系统,其特其在于,其包括有:一透光罩,该透光罩的正下方设有一调光装置,该调光装置的正下方设有向上拱起的镜面弧形反光板,该镜面弧形反光板的周围设有一圈将来自该镜面弧形反光板的光束向下反射的漫反射罩。
其中,该调光装置为一调光百叶,该调光百叶上设有一驱动电机,该镜面弧形反光板上设有一光照传感器,该光照传感器与该驱动电机连接。
其中,该顶式采光系统还包括设于该调光装置下方LED灯带,该LED灯带与该光照传感器连接。
其中,该透光罩的外表面设有一防紫外线涂层。
其中,该顶式采光系统还包括设于该透光罩与安装表面之间的密封垫圈。
其中,该透光罩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坡水板。
其中,该漫反射罩的纵截面为对称的弧形,所述弧形的所述弧形的上端部与该镜面弧形反光板的边缘位于同一竖直线中。
其中,该漫反射罩的纵截面为对称的1/4弧形。
其中,该漫反射罩为磨砂铝板制成的。
其中,该顶式采光系统还包括设于该调光装置下方LED灯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顶式采光系统使用拱形反光板多角度反射光线至漫射罩上,照亮展览空间顶棚,给对照明环境要求高的室内空间提供均匀优质的布光环境。同时增设置LED灯带构成用人工照明的补充自然光采光的目的。设置的光照传感器将在光线过强时调节百叶,减少进光量,光线过弱时,开启LED灯带,照亮顶棚。使得室内在任何气候环境下都拥有均匀充足的光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式采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式采光系统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顶式采光系统包括一个设于展览厅顶部预留孔位101的透光罩1,透光罩1的边缘设有用于将雨水引导至透光罩与预留孔位连接处外的坡水板11,透光罩1与预留孔位101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并通过螺钉与预留孔位101连接。在透光罩1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防紫外线涂层。本实施例中漫反射罩为磨砂铝板制成的。
在透光罩1的正下方设有一个调光百叶2,该调光百叶2的转轴设于该预留孔位101的侧壁上。在调光百叶2的正下方设有一镜面弧形反光板5,该镜面弧形反光板5向上拱起。在该镜面弧形反光板5的四周环设有一圈用于将从该镜面弧形反光板5上反射出的光线向下反射的漫反射罩7。该漫反射罩7的横截面为对称的1/4弧形,并且该所述弧形的所述弧形的上端部与该镜面弧形反光板5的边缘位于同一竖直线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面弧形反光板5以及漫反射罩7均通过长螺栓71与建筑物的顶部100和室内吊顶龙骨102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调光百叶2的转轴上设有一驱动马达3,在镜面弧形反光板5上设有一个光照传感器6。该光照传感器6与驱动马达3连接。当光照传感器测得光线强度过强时,向驱动马达3发送正向驱动指令,从而调整百叶角度,减少光线入射量。反之,当光照传感器测得光线强度过弱时,向驱动马达3发送反向驱动指令,从而调整百叶角度,增加光线入射量。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该顶式采光系统还包括设于该调光装置下方LED灯带8。该LED灯带设于镜面弧形反光板5的周围,并与光照传感器6连接。当调光百叶2已在最大进光量的状态,且光照传感器6测得自然光过弱时,启动LED灯带。从而当自然光光照不够的情况下使用LED灯带作为补充光源为室内进行光照补充。其余部分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地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地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1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