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件加工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1456.3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松;狄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森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用于管件加工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管件加工的生产车间里,在对管件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管件进行散热降温,会通过设置风机或者特定的冷却装置。风机对管件的散热效果影响很低,特定的冷却装置,如冷凝器,该散热效果虽很好,但是大大提高了厂家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运行稳定,散热性能强的用于管件加工的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件加工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封盘及下封盘,上封盘与下封盘之间活动连接有料筒,料筒包括外筒及内筒,外筒的一侧与内筒之间开设有用于放置机油的料槽,料槽的槽底两侧开设有料口,上封盘上开设有输入口,下封盘上开设有输出口,输入口、内筒及输出孔依次贯通,输入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输出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内筒上开设有若干筛孔,内筒外壁上套设有筛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件从上封盘的输入口伸入穿过料筒最后从下封盘的输出孔伸出。当管件穿入料筒时,在料槽上倒入机油,机油会从料槽内的料口进入内筒内,机油被筛网过滤后会渗透至内筒筛孔,从筛孔渗入管件的外壁上,对管件进行降温及润滑处理。
由于料筒跟上封盘及下封盘之间采用活动连接,当停机或者清理内时,可以将料筒旋转,使得料槽朝下,机油会从料口流出,回收利用。
为了保证机油不从料筒渗出流至上封盘及下封盘,故在上封盘及下封盘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通过两个密封圈大大提高了本产品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筛网包括贴合的第一渗透层及第二渗透层,第一渗透层由若干根经线及若干根纬线机织构成,两根相邻的经线与两根相邻的纬线之间构成有第一渗透口,其中,经线采用涤纶线制成,纬线采用维纶线制成;第二渗透层上对应第一渗透口开设有第二渗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油通过筛网过滤时,由于筛网设置两层渗透层,故大大提高了对机油的过滤效果,而且能防止机油注入过快,而使得管件外壁的机油涂抹不均匀。
第一渗透层对机油进行第一次过滤,再通过第二渗透层进行第二次才精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保证了机油的纯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密封圈的外壁构成有第一环形槽适配的限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上的限位凸起设置,大大提高了与上封盘或下封盘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筛网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渗透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管件加工的冷却装置,包括上封盘1及下封盘2,上封盘1与下封盘2之间活动连接有料筒3,料筒3包括外筒31及内筒32,外筒31的一侧与内筒32之间开设有用于放置机油的料槽30,料槽30的槽底两侧开设有料口300,上封盘1上开设有输入口10,下封盘2上开设有输出口20,输入口10、内筒32及输出孔依次贯通,输入口10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输出口20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41,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42,所述内筒32上开设有若干筛孔,内筒32外壁上套设有筛网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件从上封盘1的输入口10伸入穿过料筒3最后从下封盘2的输出孔伸出。当管件穿入料筒3时,在料槽30上倒入机油,机油会从料槽30内的料口300进入内筒32内,机油被筛网5过滤后会渗透至内筒32筛孔,从筛孔渗入管件的外壁上,对管件进行降温及润滑处理。
由于料筒3跟上封盘1及下封盘2之间采用活动连接,当停机或者清理内时,可以将料筒3旋转,使得料槽30朝下,机油会从料口300流出,回收利用。
为了保证机油不从料筒3渗出流至上封盘1及下封盘2,故在上封盘1及下封盘2上设有第一密封圈41及第二密封圈42,通过两个密封圈大大提高了本产品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森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森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1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皂化残渣制砖的工艺
- 下一篇:桌面防开裂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桌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