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泵式负压空气雾化增氧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1088.2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殷狄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狄鉴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12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泵 式负压 空气 雾化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潜水泵式负压空气雾化增氧循环系统,适用于水产养殖。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行业,在养殖的过程中,水质很难得到保质,当天气变化时,导致水中的氧气不足,容易造成一定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性能出色,能提供很好的增氧效果的潜水泵式负压空气雾化增氧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潜水泵式负压空气雾化增氧循环系统,包括内腔管和外腔管,所述的内腔管设在外腔管中,所述的内腔管与外腔管间形成负压区,所述的外腔管中设有与负压区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的内腔管的底部为进气口,所述的内腔管的下端为均匀分布的进气负压组件,所述的内腔管的上端为雾化区;
所述的进气负压组件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的进气负压组件包括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与内腔管呈垂直分布,所述的进气管向内腔管中延伸,所述的进气管中设有至少一个负压出气口,所述的负压出气口位于内腔管中;
所述的内腔管的左侧端为进水口,所述的内腔管的右侧端为出水口;
所述的内腔管的外壁与外腔管的内壁呈密封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腔管的进水口侧与内腔管间、外腔管的出水口侧与内腔管间分别通过固定盖相固定,所述的固定盖的中间设有与内腔管相连通的过水通道,所述的固定盖中设有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内壁与过水通道间形成内腔管定位区,所述的固定环的外壁与固定盖间形成外腔管定位区。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管通过螺帽相调节定位,所述的进气管中设有三个负压出气口。
此系统的工作状态时与养殖水面齐平,进气口露出水平面。
工作原理:此结构用潜水泵将水产养殖水域底层的水抽上来进行曝气,达到改良水底水质的目的,起到延迟或减轻高温带来的亚硝酸曝发问题。
用潜水泵抽上来的水流,将养殖水面进行冲流,达到养殖水域的水体呈缓慢流动状态,刺激养殖水产的运动,提高养殖水产的免疫力,起到活水养殖的效果。
决定有效氧不是由注入多少气体决定的,而是由注入气体有多细决定的,只有当注入的气体浮力小于水面张力,溶解氧才能不断叠加,不断提高,从而减少增氧设备,减轻增氧成本。
用此泵产生的水泡细如发丝,能在水体中停留甚至上上浮动,真正起到了能够被养殖水产直接利用,比现有气泵的增氧气泡小20倍以上,提高增氧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潜水泵式负压空气雾化增氧循环系统,结构紧凑,使用性能出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气负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潜水泵式负压空气雾化增氧循环系统,包括内腔管1和外腔管2,所述的内腔管1设在外腔管2中,所述的内腔管1与外腔管2间形成负压区3,所述的外腔管2中设有与负压区3相连通的进气口4,所述的内腔管1的底部为进气口4,所述的内腔管1的下端为均匀分布的进气负压组件6,所述的内腔管1的上端为雾化区7;
所述的进气负压组件6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的进气负压组件6包括进气管8,所述的进气管8与内腔管1呈垂直分布,所述的进气管8向内腔管1中延伸,所述的进气管8中设有至少一个负压出气口9,所述的负压出气口9位于内腔管1中;
所述的内腔管1的左侧端为进水口16,所述的内腔管1的右侧端为出水口17;
所述的内腔管1的外壁与外腔管2的内壁呈密封定位。
所述的外腔管2的进水口侧与内腔管1间、外腔管2的出水口侧与内腔管1间分别通过固定盖10相固定,所述的固定盖10的中间设有与内腔管1相连通的过水通道11,所述的固定盖10中设有固定环12,所述的固定环12内壁与过水通道11间形成内腔管定位区13,所述的固定环12的外壁与固定盖10间形成外腔管定位区14。
所述的进气管8通过螺帽15相调节定位,所述的进气管8中设有三个负压出气口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狄鉴,未经殷狄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1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