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硅凝胶疤痕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0837.X | 申请日: | 2015-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1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飞 |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04;A61K47/34;A61P17/02;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凝胶 疤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硅凝胶疤痕贴。
背景技术
硅凝胶作为创口愈结后淡化疤痕的方法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国外采用该方法软化和淡化疤痕的产品已经较广泛应用。硅凝胶能令疤痕保持一定程度的温度、压力、氧气量,可以软化疤痕,改善及预防因烧伤、烫伤、手术开刀或其他伤口引起的增生性及瘢瘤性疤痕;备受世界各地医护工作者推崇。国内在硅凝胶应用方面刚刚起步,已有一些研究和应用将硅凝胶作为夹层应用到伤口帖敷,但大多为进口产品。因此针对硅凝胶的产品开发具有应用价值;已有一些国外硅凝胶产品除了应用在新旧疤痕软化和淡化外,还应用在开放性创口的愈合上,同时形式上除了已成型的硅凝胶外,还有即时挤出固化的硅双组分产品。作为生物相容性非常好的硅材料,可预见在未来的医疗应用领域将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在市场前景方面,不仅在软化、淡化已有疤痕方面具有有效作用,在早期合理使用,也可降低瘢痕形成率,对已形成的瘢痕也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在术后皮肤伤口愈合、美容、整形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医用硅凝胶疤痕贴被设计出来,通过在硅胶片上方设置一层硅胶网膜,防止硅胶与衣物等接触物的粘连,以防硅胶脱落,并可利用硅胶透气性能,直接增加疤痕贴的透气性。硅胶片下方设置一层离型纸膜,能够有效的保证硅胶片的完整性,并防止硅胶片粘连,保护存贮时硅胶片的粘性;即一种医用硅凝胶疤痕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淡化疤痕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硅凝胶疤痕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硅凝胶疤痕贴,包括硅胶片,所述硅胶片上方设有硅胶网膜,所述硅胶网膜上方均布有通孔;所述硅胶片下方设置有压敏胶,所述压敏胶下方设置有离型纸膜,所述离型纸膜为磨面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硅胶网膜是由硅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硅胶片是由医用级硅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离型纸膜是由纸质或PE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医用硅凝胶疤痕贴,通过在硅胶片上方设置一层硅胶网膜,防止硅胶与衣物等接触物的粘连,以防硅胶脱落,并可利用硅胶透气性能,直接增加疤痕贴的透气性。硅胶片下方设置一层离型纸膜,能够有效的保证硅胶片的完整性,并防止硅胶片粘连,保护存贮时硅胶片的粘性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实用性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胶片,2、离型纸膜,3、硅胶网膜,4、通气孔,5、压敏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硅凝胶疤痕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片(1),所述硅胶片(1)上方设有硅胶网膜(3),所述硅胶网膜(3)上方均布有通孔(4);所述硅胶片(1)下方设置有压敏胶(5),所述压敏胶(5)下方设置有离型纸膜(2),所述离型纸膜(2)为磨面型;所述离型纸膜(2)是由纸质或PE材料制成;所述硅胶片(1)是由医用级硅胶制成;所述硅胶网膜(3)是由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以硅凝胶为产品主体,利用硅凝胶能使创面、瘢痕局部内环境保持稳定,使间质内水溶蛋白炎性渗出液减少,胶原合成减低,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排列趋向正常,因而达到创口表面皮肤修复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飞,未经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0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PCB测试点接触可靠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射频阻抗匹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