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塔架用的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0544.1 | 申请日: | 2015-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邹荔兵;卢军;李学旺;周玲;张敏敏;李政;孔祥宇;陈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莹 |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柔性 塔架用 弹簧 主动 阻尼 调节 连杆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塔架减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塔架用的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风力发电往海上和大容量风机发展,高耸塔架、柔性塔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着塔架高度的升高,塔架的振动问题就越发突出。
针对塔架振动问题,现有主要两种解决方案:
一、增加塔架直径或壁厚以提高塔筒频率;
二、在塔架内部加装减振降载装置或者避共振控制策略。
增加直径与壁厚必然增加成本,同时避共振控制策略。所以方案二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但其中对比避共振控制策略会损失部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而现在已公开的减振装置,多采用钟摆结构或小车结构,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便,启动困难,而且一般的小车减振结构,由于小车运动方向单一确定,安装好以后就无法应对风向变化造成的塔筒多方向振动,使得塔架振动问题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启动灵敏、快速响应的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塔架用的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可以应对塔架不同方向的振动,只要塔架稍有倾斜即可动作减振,实现塔架多方向减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塔架用的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包括有多个阻尼调节连杆单元及带有多个铰接头的连接件,该多个阻尼调节连杆单元置于塔架的塔筒内部,并沿塔筒的周向均布,能够应对塔架不同方向的振动,根据塔架的振动倾角的变化调节自身的阻尼,进而对塔架受到的弯矩载荷进行消减,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塔筒上部的平台底部,并位于塔筒中心处,其上的铰接头数量与阻尼调节连杆单元相一致,且一个阻尼调节连杆单元对应一个铰接头,该多个阻尼调节连杆单元分别与连接件上的相应铰接头活动铰接;每个阻尼调节连杆单元包括有弹簧、第一可调阻尼器、第二可调阻尼器、铰接环、传感器,所述弹簧的一端斜向上与塔壁之间采用磁铁吸附连接,所述磁铁吸附在塔壁上,该弹簧的一端活动铰接于磁铁上,其另一端斜向下与悬空的铰接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器的一端斜向上与连接件上的相应铰接头活动铰接,其另一端斜向下与悬空的铰接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可调阻尼器位于弹簧的下方,其一端斜向上与悬空的铰接环活动铰接,其另一端斜向下并活动铰接在塔壁上,所述弹簧、第一可调阻尼器、第二可调阻尼器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它们在铰接环上的转动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弹簧上,用于测量弹簧、第一可调阻尼器、第二可调阻尼器的角度变化,进而计算测得阻尼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从结构设计上比较:相比以往的机构减振装置,本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的连杆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这快速响应这一优势,从而减振更加迅速,这一点对于一般摆式及小车式减振装置时做不到的。又因其是由多个阻尼调节连杆单元均布于塔架内,所以可以对不同方向的振动进行消减,而小车式减振装置,由于小车运动方向的单一性,安装好以后就只能对某一方向的振动进行消减。所以与以往的减振装置相比结构简单,且可实现多方向减振。
从性能上比较:由于本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的阻尼可测可调,最终可以实现对阻尼力进行反馈控制,通过阻尼反馈控制,可以更加精细的控制塔架的振动特性。
综上所述,本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可以有效降低塔架的设计载荷,从而降低塔架的重量,同时又能非常有效地控制风机的整体振动,综合提高风机的性能,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式主动阻尼调节连杆机构的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0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擦地机
- 下一篇:一种水溶性磺化-季铵化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