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水路一体水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0089.5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廖李忠;李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路 一体 水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水路一体水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道为了实现多个水路的分流合并需要进行多次的阀芯件进行控制,产品需拆分成多个部件通过其他机构连接起来使用,以保证分流的功能,上述机构容易造成水路转换过程中配合不紧密、工序多、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一体成型的多水路一体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多水路一体水道,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进水端的水道壳体,所述水道壳体相对进水端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出水端,所述水道壳体中部设有多个分隔的水路,所述不同水路与不同出水端相互连通,所述多个分隔的水路由水道壳体内的隔板和凸筋构成,所述水道壳体内与隔板及凸筋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端设有一个,所述水道壳体内沿水流输送方向设有第一分水腔室和第二分水腔室,所述第一分水腔室与第二分水腔室之间具有两个流道,所述其中一个流道与第二分水腔室联通,另一个流道与其中一个出水端联通,所述第二分水腔室内设有两个流道,所述两个流道分别与两个出水端联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端设有两个,出水端设有三个,所述水道壳体内沿水流输送方向设有第一分水腔室和第二分水腔室,其中一进水端经第一分水腔室与一出水端直接联通,另外两个出水端各经独立的水路与第二分水腔室联通,另一进水端经第二分水腔室分别经两个独立水路与另外两个出水端独立联通。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出水端由内向外环形布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不同的水路分配实现进水端与出水端的交错控制从而实现对不同功能的水进行分流,整个产品为一体成型,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俯视水路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俯视水路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俯视水路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俯视水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多水路一体水道,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进水端的水道壳体10,所述水道壳体相对进水端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出水端,所述水道壳体中部设有多个分隔的水路,所述不同水路与不同出水端相互连通,所述多个分隔的水路由水道壳体内的隔板和凸筋构成,所述水道壳体内与隔板及凸筋为一体,实际生产中可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如激光成型、3D打印、融芯等一体成型技术)可直接加工成型不需拆分。
实施例1
水道壳体10的设有一个进水端,即第一进水端110,出水端设有3个即第一出水端210,第二出水端220,第三出水端230,所述水道壳体10内沿水流输送方向设有第一分水腔室310和第二分水腔室320,所述第一分水腔室310与第二水腔室320之间具有两个流道,所述其中一个流道与第二分水腔室320联通,另一个流道直接与第三出水端230联通,所述第二分水腔室内设有两个流道,所述两个流道分别与第一出水端210和第二出水端220联通。
实施例2
所述进水端设有两个即第一进水端110、第二进水端120、出水端设有两个即第一出水端210、第二出水端220,所述水道壳体内沿水流输送方向设有第一分水腔室310和第二分水腔室320,其中第一进水端110经第一分水腔室310与第一出水端210直接联通,第二进水端120经第二分水腔室320与第二出水端320独立联通。
上述实施例的附图中,不同的水路采用不同的箭头标志,不同的进水端进入的水可以是净水或自来水,也可以是冷热水等不同功能水。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出水端由内向外环形布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0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孔模具及其冲孔切换机构
- 下一篇:汽车前叶子板模具门侧整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