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光路调整激光与光纤耦合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99984.X | 申请日: | 2015-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9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桥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嘉铭激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冯卫平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光路 调整 激光 光纤 耦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光纤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光路调整激光与光纤耦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光纤传输技术是将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导入到光纤中使其在光纤中传输的一项技术。激光在光纤中传输的效率主要是由光纤的数值孔径(NA)、光纤尺寸及激光光纤耦合状态好坏来确定。当光纤选定之后,耦合状态就成为决定因素。
现有的激光器与光纤耦合的方式是通过单光路装置进行调整。单光路装置中可见指示光与激光器同轴并穿过激光器。可见指示光是激光器调整的辅助指示光同时也是激光与光纤耦合时的参考指示光。由于激光器工作时的热效应会导致可见指示光穿过激光器时产生折射而破坏了可见指示光与激光的同轴,所以需要反复修正反复调整,才能继续激光与光纤耦合调整。其过程非常繁复,有时甚至会从头再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光路调整激光与光纤耦合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激光与可见指示光是否同轴,避免对可见光与激光器的反复修正、调整,节约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光路调整激光器与光纤耦合的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器、光纤耦合透镜、光纤耦合调整架、第二发光器、透射反射镜,所述第一发光器处于激光器的尾部,激光器的头部依次设置透射反射镜、光纤耦合透镜和光纤耦合调整架,所述透射反射镜的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二发光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激光器与透射反射镜之间设有光束整形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使用简单,避免对可见光与激光器的反复修正、调整,节约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发光器,2.第一可见指示光,3.激光器,4.激光,5.光束整形器,6.透射反射镜,7.第二发光器,8.第二可见指示光,9.光纤耦合透镜,10.光纤耦合调整架,11.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光路调整激光器与光纤耦合的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器1、光纤耦合透镜9、光纤耦合调整架10、第二发光器7、透射反射镜6,所述第一发光器1处于激光器3的尾部,激光器3的头部依次设置透射反射镜6、光纤耦合透镜9和光纤耦合调整架10,所述透射反射镜6的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二发光器7。装置使用简单,避免对可见光与激光器的反复修正、调整,节约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激光器3与透射反射镜6之间设有光束整形器5。光束整形器5能够对激光器3发出的激光光束调整,使激光的平行性更好,这样经过整形后的激光在耦合时形成的光斑更小,效果更好。
使用本使用新型的装置时,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接通第一发光器1与第二发光器7的电源,第一发光器1与第二发光器7分别发出第一指示可见光2与第二可见指示光8,第一可见指示光2穿过激光器3、光束整形器5、透射反射镜6、光纤耦合透镜9达到光纤11,竖直方向上的第二发光器5发出的第二可见指示光8经透射反射镜6折射后穿过光纤耦合透镜9达到光纤11。
2、调整第一发光器与激光器同轴。
3、调整第二发光器7,使第二可见指示光8与第一可见指示光2同轴。
4、初步调整耦合透镜9及光纤耦合调整架10,使第一可见指示光2及第二可见指示光8进入光纤的角度达到标准状态。
5、开启激光器3,并对激光器3发出的激光4调整,使激光4与第二可见指示光8同轴。
6、对光纤耦合透镜9及光纤耦合调整架10进行精调,从第二可见指示光8在光纤11输出端的光斑形状可得知激光5与光纤11的耦合状态。通常情况下,激光经耦合装置后耦合效率达到92%,而大功率的激光器的耦合效率达到9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嘉铭激光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嘉铭激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9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杆式干湿液态混合料槽
- 下一篇:多颗LED灯注塑封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