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9385.8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9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谢沧益;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利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F21S8/00;F21V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新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应用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边框被设计得越来越窄。而背光模组则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背光模组的边框也势必要越来越窄。
现行手机产品使用的背光模组主要结构是将胶框和导光板设计分开,胶框的功能是防止漏光、放置膜材、固定背光源柔性电路板(FPC)以及保护内部材料;导光板主要功能是导光,以形成面光源。考虑到材料热胀冷缩因素,导光板100与胶框200组合时需要预留热胀冷缩的空间,在实际操作作用,导光板100与胶框200之间最少需要预留0.05-0.07mm的间隙s,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防止导光板100受热膨胀后没有空间延伸而顶开膜材300,造成分层现象;再者,胶框200是成型的产品,最窄的边框没有办法在0.3mm以下成型,导光板100与胶框200的宽度合计已经快和显示装置的边框同宽。另外,背光模组内部材料还有膜材300,膜材300是靠遮光胶粘结,粘结面积最少需要预留0.20mm,推算完后胶框200的挡墙面积最大只剩下0.20mm,这样的结构是没办法成型,为了克服这问题,必须考虑新的设计概念。而且,膜材是靠遮光胶粘结,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膜材会没办法恢复原来的位置,造成膜皱或膜鼓的情况。
原有结构已经不能符合需求,为了克服这问题,需要设计开发一体胶片概念的产品,必须具有导光的能力,放置膜材和固定背光源柔性电路板。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该导光板具有导光能力、放置膜材以及固定背光源柔性电路板等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今窄边框设计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板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板体上的第一至第三挡墙,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形成于所述板体的非入射光边上,所述第一挡墙与第三挡墙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墙一端与第一挡墙端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挡墙端部连接。
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与所述板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的材质与所述板体的材质一致;所述导光板的入射光边上设有若干LED灯孔。
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三挡墙的宽度均为0.10mm-0.20mm,所述第二挡墙的宽度为0.75mm-0.85mm。
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三挡墙的宽度均为0.15mm,所述第二挡墙的宽度为0.79mm。
所述导光板还包括贴覆于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顶面上的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的形成方式为贴合、印刷或热缩膜受热。
所述第一遮光层为遮光胶贴合于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上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内的反射片、设于所述反射片上的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上的背光源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所述导光板包括:板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板体上的第一至第三挡墙,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形成于所述板体的非入射光边上,所述第一挡墙与第三挡墙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墙一端与第一挡墙端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挡墙端部连接。
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与所述板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的材质与所述板体的材质一致;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三挡墙的宽度均为0.10mm-0.20mm,所述第二挡墙的宽度为0.75mm-0.85mm。
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三挡墙的宽度均为0.15mm,所述第二挡墙的宽度为0.79mm。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贴覆于所述第一至第三挡墙顶面上的第一遮光层、以及贴覆于第一遮光层处的光学膜片组上的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一体设计;
所述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的形成方式为贴合、印刷或热缩膜受热;
所述导光板的入射光边上设有若干LED灯孔,所述背光源的柔性电路板通过双面胶粘结于LED灯孔处的板体上,背光源的LED灯卡合于所述LED灯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利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利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9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卸灰阀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铸件毛坯面通孔渗漏通用堵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