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直流转换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97964.9 | 申请日: | 2015-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8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龚武荣;韦优;董火红;陈洲宇;刘军;林惠和;卿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伊斯诺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H02M1/32 |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直流 转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直流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器和移动终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由于部分电器和移动终端在直流电的情况下工作更加稳定,因此部分电器和移动终端内的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设计成了电器和移动终端稳定工作的关键。
但是,现有技术中,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几乎不能抗雷击,因此安全性不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其具有较好的抗雷击性能,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其具有较好的抗雷击性能,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交流电压;
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模块输入负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变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变压处理;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从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通过所述变压模块进行变压处理;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变压处理后的直流电压;
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与交流输入端的火线连接的第一绕线电阻FR1和与交流输入端的零线连接的第二绕线电阻FR2。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整流桥、第一滤波电容C1和第二滤波电容C2,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与第二滤波电容C2并联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和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2均与所述整流桥连接,而且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2的负极均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整流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还与所述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与所述第一电感L1并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整流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感L2和第十三电阻R13,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的负极和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还与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与所述第二电感L2并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变压模块包括变压器T1。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一端口依次连接第六二极管D6、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感L3后接地,所述集成芯片的第六端口和所述第五电阻R5之间还连接有第六电阻R6,所述集成芯片的第六端口分别通过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一端口还分别通过第七电容C7和第三滤波电容C3接地,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一端口依次连接第二点组R2和第一电阻R1后与所述第一电感L1和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端连接;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四端口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九电阻R9后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依次通过第五二极管D5、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电感L1和和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七二极管D7、第十电阻R10和第九电容C9,所述第十电阻R10和所述第九电容C9串联后与所述第七二极管D7并联,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和所述第十电阻R10均与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端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通过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和第十一电阻R11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绕线电阻FR1的电阻为4.7欧姆,所述第二绕线电阻FR2的电阻为10欧姆。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绕线电阻FR1的电阻为10欧姆,所述第二绕线电阻FR2的电阻为10欧姆。
作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集成芯片的型号为IW16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伊斯诺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伊斯诺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7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