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合按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97007.6 | 申请日: | 2015-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6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23 | 分类号: | H04M1/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黄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按键,尤其涉及一种卡合按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必备工具。如今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除了电话、短信之外,还有播放音乐、电影、上网等功能。
目前手机壳体在较窄边框设计时,预留给按键到开关的空间很小,按键很难从壳体和开关支持壁的空间中装入壳体。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手机按键结构,以便克服现有手机设计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合按键,可保证按键从壳体外侧组装入壳体,同时又能保证多次拆卸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合按键,所述卡合按键包括:按键本体、壳体、开关;壳体的切面呈U型或Π型;
所述壳体设有开关支持壁,开关贴附在壳体的开关支持壁上;
所述按键本体两侧设有挡耳,挡耳与按键本体的主体部分之间设有凹槽;
所述按键本体的一面设有按压点,按压点与开关相对设置;
所述壳体设有孔,按键本体设置于壳体的孔内,壳体通过挡耳防止按键本体脱出壳体,按键本体通过按压点作用到开关上。
一种卡合按键,所述卡合按键包括:按键本体、壳体、开关;
所述壳体设有孔,按键本体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孔内,按键本体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机构,按键本体还设有用于复位的复位机构;
所述开关设置于壳体的开关支持壁上;按键本体设有按压点,按压点与开关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本体两侧设有挡耳,挡耳与按键本体的主体部分之间设有凹槽;挡耳与凹槽配合,作为限位机构及复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通过挡耳防止按键本体脱出壳体,按键本体通过按压点作用到开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切面呈U型或Π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卡合按键,可保证按键从壳体外侧组装入壳体,同时又能保证多次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合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卡合按键,可以作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按键,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是按键可以方便的从壳体外侧装入壳体按键孔。
请参阅图1、图2,所述卡合按键包括按键101、壳体201、开关301。按键101两侧有挡耳101-1,挡耳101-1旁有凹槽101-2。
壳体201和开关支持壁201-2(即内侧支持壁)之间空间较小;组装时,开关301贴附在壳体201开关支持壁201-2上。
按键101从壳体201外侧装入壳体201的孔201-1内,装入时挡耳101-1在孔201-1的挤压下向内侧弹性变形,凹槽101-2为弹性变形提供空间。
装入壳体201通过挡耳101-1防止按键101脱出壳体的孔201-1,按键101通过按压点101-3作用到开关301上。
需要拆卸按键101时,从内侧按压按键101,挡耳101-1在孔201-1的挤压下向内侧弹性变形,凹槽101-2为弹性变形提供空间。按键101从壳体201的孔201-1中取出。
实施例二
一种卡合按键,所述卡合按键包括:按键本体、壳体、开关;所述壳体设有孔,按键本体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孔内,按键本体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机构,按键本体还设有用于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开关设置于壳体的开关支持壁上;按键本体设有按压点,按压点与开关相对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卡合按键,可保证按键从壳体外侧组装入壳体,同时又能保证多次拆卸方便。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7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安防摄像头
- 下一篇:手机按键导光结构及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