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可快换结构的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96814.6 | 申请日: | 2015-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4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波;朱晓兢;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航精冲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 地址: | 430058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可快换 结构 汽车座椅 冲压 传递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锁卡传递模冲压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可快换结构的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锁卡传递模机械手大多是整体结构(即由毛坯件直接加工出来),因此造成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机械手损坏(损坏位置出现在来回夹持零件的一端),就需整体更换机械手,更换过程复杂,耗时时间长,且整体更换机械手使机械手的材料费用及加工费用大大增加,进而使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可快换结构的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既能满足操作简单、快速更换、节约时间的要求,又可实现生产成本降低的益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可快换结构的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包括连接杆和可夹持的机械手,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凹槽,凹槽的形状与机械手的一端匹配,机械手的一端、连接杆的一端的对应处均开设定位销孔,通过定位销将机械手的一端、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传递模上的气缸连杆相连。
按上述技术方案,机械手的一端、连接杆的一端的对应处还开设螺纹孔,通过紧固螺钉将机械手的一端和连接杆的一端相互固定。
按上述技术方案,机械手采用SKD11材料,热处理硬度要求HRC58-62,连接杆采用碳素结构钢。既满足了机械手的功能需求,有降低了材料费用及加工费用。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损坏时简化更换机械手的操作流程、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上的更改,可以大大降低机械手的材料费用及制造费用,进而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可快换结构的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可快换结构的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的正面示意图;
其中:1-机械手,2-连接杆,3-紧固螺钉,4-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带有可快换结构的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包括连接杆和可夹持的机械手,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凹槽,凹槽的形状与机械手的一端匹配,机械手的一端、连接杆的一端的对应处均开设定位销孔,通过定位销将机械手的一端、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传递模上的气缸连杆相连。
其中,机械手的一端、连接杆的一端的对应处还开设螺纹孔,通过紧固螺钉将机械手的一端和连接杆的一端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机械手采用SKD11材料,热处理硬度要求HRC58-62,连接杆采用碳素结构钢。既满足了机械手的功能需求,有降低了材料费用及加工费用。
可快换、有夹持功能的机械手,与连接杆带凹槽的一端装配,使用定位销定位,紧固螺栓从侧面将连接杆和机械手锁死,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传递模上的气缸连杆相连。机械手的一端带有与连接杆凹槽装配的结构设计,便于装配,另一端则在工作过程中夹持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带有可快换结构的汽车座椅锁卡冲压传递模机械手,主要结构包括有一个带装配凹槽、螺纹孔及定位销孔的连接杆2,连接杆2的装配凹槽与机械手1的对应端装配,定位销4在连接杆2与机械手1装配好后装入定位销孔内,最后用紧固螺钉3将机械手1与连接杆2连接在一起,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传递模上的气缸连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汽车座椅锁卡传递模冲压机械手的快速更换,使更换的操作简单,减少停机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上的优化带来了机械手的材料费用及加工费用的减少,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航精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航精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6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