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镀膜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6300.0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6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光耀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15/04;B32B9/0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膜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品领域,特指一种镀膜玻璃。
背景技术
镀膜玻璃(Reflectiveglass)也称反射玻璃。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镀膜玻璃按产品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玻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推动了玻璃生产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烤漆玻璃、镀膜玻璃等各种各样的玻璃,以此来满足人类隔音、隔离紫外线等要求。现有技术的镀膜玻璃按照生产方法可分为两种:在线镀膜玻璃和离线镀膜玻璃。其中镀膜玻璃一般采用单一功能的镀膜,生产成本高、功能单一、稳定性较差、经济效益低,不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经济效益高的镀膜玻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镀膜玻璃,主要包括玻璃基片,所述的玻璃基片的外表面由内到外设置有第一电介质层、Ag膜层、第一阻挡层、第二阻挡层、过渡层、外层电介质层;所述的第一电介质层为TiO2膜层或TiO2膜/SiO2膜复合膜层;所述的第二阻挡层为ZnO膜层;所述的过渡层为Ti、Zn、Ni、Cr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外层电介质层为Si3N4膜层。
所述的第一电介质层厚度为50~100nm;所述的Ag膜层厚度为10~20nm;所述的第一阻挡层厚度为15~30nm;所述的第二阻挡层厚度为10~20nm;所述的过渡层厚度为1~5nm;所述的外层电介质层厚度为3~10nm。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电介质层厚度为55nm;所述的Ag膜层厚度为14nm;所述的第一阻挡层厚度为18nm;所述的第二阻挡层厚度为12nm;所述的过渡层厚度为3nm;所述的外层电介质层厚度为8nm。
所述的TiO2膜层是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测射法制得的纳米级别TiO2薄膜层。
所述的镀膜玻璃用于制作成建筑门窗、汽车夹层玻璃、汽车中空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引入了TiO2膜层或TiO2膜/SiO2膜复合膜层作为电介质层,不仅使Ag膜层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可见光透过率和降低了雾度,而且大大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
2、通过合理设计各膜层的种类及厚度,大大提高了镀膜玻璃的隔热性能,可应用于建筑领域,特别是汽车夹层玻璃领域,产品也具有非常低的传热系数,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镀膜玻璃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玻璃基片;2-第一电介质层;3-Ag膜层;4-第一阻挡层;5-第二阻挡层;6-过渡层;7-外层电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光耀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光耀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6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从动缸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同步器中的摩擦锥面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