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96048.3 | 申请日: | 2015-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9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汤承龙;赵洪华;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艳 |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多功能 植保 机器人 用快换 装置 | ||
1.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架构件(1)和起落架构件(2),固定架构件(1)与植保机器人车架固定连接,起落架构件(2)与作业机构固定连接;
固定架构件(1)和起落架构件(2)之间设有锁紧构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构件(1)上设有固定架销轴(13),起落架构件(2)上设有钩状的连接构件(24),连接构件(24)用于与固定架销轴(13)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构件(1)包括U型板(11),U型板(11)上连接有两块支撑板(12),固定架销轴(13)设置在两块支撑板(12)之间,固定架销轴(13)下方的两块支撑板(12)之间设有加强构件(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1)包括底板(110),底板(110)上端设有缺口(1101),缺口(1101)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连接槽(1102),支撑板连接槽(1102)用于固定支撑板(12);
底板(110)的两侧分别一体连接有侧板(111),侧板(111)下端设有机架连接槽(1110),机架连接槽(1110)用于与植保机器人车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11)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部分(1111)和第二部分(1112),侧板(111)的第一部分(1111)为长方形板,侧板(111)的第二部分(1112)为直角梯形板;
机架连接槽(1110)设置在侧板(111)第二部分(1112)的斜腰与侧板(111)第二部分(1112)的下底边的连接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包括支撑板本体(121),支撑板本体(121)为直角梯形板,支撑板本体(121)上设有固定槽(1213),固定槽(1213)的下端贯穿支撑板本体(121)的下底边,固定槽(1213)的上端与支撑板本体(121)的上底边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支撑板本体(121)的直腰连接有弯折部(122),两个支撑板(12)的弯折部(122)相背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构件(2)包括U型的起落架构件本体,连接构件(24)固定设置在起落架构件本体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构件本体包括两块弯折板(21),弯折板(21)包括弯折板本体(211),弯折板本体(211)为长方形板,弯折板本体(211)的一侧设有弯折部(212),弯折板本体(211)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两侧分别与两块弯折板(21)固定连接,弯折板(21)的弯折部(212)朝向起落架构件本体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24)包括连接构件固定部(241),连接构件固定部(241)为长方体结构,连接构件固定部(24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连接构件本体(242),连接构件本体(242)内设有销轴固定槽(243),销轴固定槽(243)用于容纳固定架销轴(13),销轴固定槽(243)下方连通有固定槽延长部(244),固定槽延长部(244)的宽度大于销轴固定槽(243)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植保机器人用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构件(2)与作业机构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快换支架构件(3);
所述快换支架构件(3)上设有升降油缸(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华创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60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靠枕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型热导检测器集成芯片及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