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控制LED屏背光亮度的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95891.X | 申请日: | 2015-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倪宏略;刘慧阳;严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led 背光 亮度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LED屏背光亮度的电路。
背景技术
LED背光是指用LED(发光二极管)来作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和传统的CCFL(冷阴极管)背光源相比,LED具有低功耗、低发热量、亮度高、寿命长等特点,有望取代传统背光系统。此外,LED背光的亮度高,长时间使用后亮度也不会下降,而且LED背光的机身更薄,外形也美观。而且,LED背光的色彩比较柔和,配合硬屏面板的色彩能让眼睛更加舒服一些,同时还省电环保,辐射低。
但是,现有的LED屏的背光亮度一致性很差,不同批次的屏亮度不一致,导致同一款机器背光有不同的亮度。引起亮度不一致的原因有:第一,原件的参数误差,背光亮度不一致,第二,不能通过软件大范围的调节背光亮度,第三,大批量生产的时候,为了达到亮度一致,硬件的参数修改影响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用于控制LED屏背光亮度的电路,以提高LED屏的背光亮度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用于控制LED屏背光亮度的电路,以提高LED屏的背光亮度一致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控制LED屏背光亮度的电路,包括背光升压IC,LED屏的主芯片的PWM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背光升压IC的EN端口连接,所述背光升压IC的EN端口还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后接地,所述背光升压IC的EN端口还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VCC,所述背光升压IC的IN端口和SVV端口之间连接有电感L1,所述背光升压IC的IN端口连接第二电容C2后接地,所述背光升压IC的IN端口还与VCC连接,所述背光升压IC的GND端口接地,所述背光升压IC的SVV端口和所述背光升压IC的OV端口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还与LED灯的正极LED+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还分别通过第三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EC1接地,所述背光升压IC的FB端口通过第三电阻R3后与LED灯的负极LED-连接,第三电阻R3还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四电容C4后接地,所述LED灯的正极LED+和所述LED灯的负极LED-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D2。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LED屏背光亮度的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背光升压IC的型号为TG16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LED屏背光亮度的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背光升压IC的SVV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背光升压IC的OV端口和所述LED灯的正极LED+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LED屏背光亮度的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LED灯的负极LED-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LED灯的正极LED+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一颗背光升压IC,LED屏的主芯片输出的PWM信号与背光升压IC的EN端口连接,PWM信号的脉冲宽度越宽,背光升压IC的工作时间越长,PWM信号的脉冲宽度越窄,背光升压IC的工作时间越短,高频的开关信号通过背光升压IC升压、第一二极管D2整流后,输出到LED屏的背光上,如此,PWM信号的脉冲宽度决定了输出电流,从而达到控制背光亮度的目的,以提高LED屏的背光亮度一致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58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