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对夹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5273.5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希;赵瑞学;刘广兴;肖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6 | 分类号: | F16K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式对夹止回阀。
背景技术
升降式对夹止回阀是只允许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的阀门。
图1是现有技术的升降式对夹止回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升降式对夹止回阀10包括压盖11,弹簧12,阀杆13,阀瓣14,O型圈16和阀体17,压盖11上设有中心孔111和周边孔112,当升降式对夹止回阀10中有流体通过时,即在一定流体压力的作用下,阀瓣14上升,流体进入阀体17,流经阀体17的流道和压盖11的周边孔112时,由于阀体17流道壁与阀体17中心轴的距离大于周边孔112外侧孔壁与阀体17中心轴的距离,在周边孔112处流体有一个变径,会产生局部压力损失,从而降低了止回阀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对夹止回阀,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升降式对夹止回阀在作用过程产生局部压力损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升降式对夹止回阀,包括阀体、阀芯、压盖和弹性元件,阀体包括设置于该阀体的轴向第一端的第一开口、设置于该阀体的与轴向第一端相对的轴向第二端的第二开口、设置于第一开口处的阀座和设置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流道,阀芯包括与阀座配合以打开或封闭第一开口的阀瓣,压盖设置于第二开口处并与阀体连接,弹性元件设置于压盖和阀瓣之间,压盖包括用于使流道内的流体通过的通孔,通孔的孔壁包括远离压盖的中心一侧的外侧孔壁,其中,在每个通过阀体的中心轴的截面上,外侧孔壁与阀体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阀体的形成流道的流道侧壁的位于轴向第二端的侧壁轴端与阀体的中心轴的距离。
进一步地,阀体的轴向第二端包括台阶孔,台阶孔包括通过台阶面相连接的大径孔和小径孔,侧壁轴端为小径孔的位于台阶面一侧的轴端,压盖固定设置于台阶面上。
进一步地,大径孔的孔壁包括内螺纹,压盖的外周具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阀体与压盖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外侧孔壁为回转轴线与阀体的中心轴同轴的回转表面。
进一步地,回转表面包括柱面和/或包括从阀体的轴向第一端向轴向第二端朝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表面。
进一步地,倾斜表面的母线为直线或曲线。
进一步地,外侧孔壁的靠近侧壁轴端的一侧与侧壁轴端平齐。
进一步地,压盖包括沿压盖的周向布置的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阀芯还包括设置于阀瓣的朝向轴向第二端一侧的阀杆,压盖还包括中心通孔,阀杆与中心通孔配合,弹性元件套装于阀杆上。
进一步地,升降式对夹止回阀还包括设置于阀座上的密封圈。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升降式对夹止回阀的压盖上设有通孔,在每个通过阀体的中心轴的截面上,通孔外侧孔壁与阀体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阀体的形成流道的流道侧壁的位于轴向第二端的侧壁轴端与阀体中心轴的距离,使得流体在通过阀体过程时经过流道与压盖通孔时,更加顺畅,改善了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使得升降式对夹止回阀的压力损失比较小,提高了止回阀的性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升降式对夹止回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式对夹止回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升降式对夹止回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升降式对夹止回阀的A向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0-止回阀;11-压盖;111-中心孔;112-周边孔;12-弹簧;13-阀杆;14-阀瓣;16-O型圈;17-阀体;20-止回阀;21-压盖;211-中心孔;212-通孔;22-弹性元件;25-阀芯;253-阀杆;254-阀瓣;26-密封圈;27-阀体;271-第一开口;272-第二开口;273-阀座;274-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5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可调的压力阀结构
- 下一篇:过滤阀及其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