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594662.6 申请日: 2015-08-10
公开(公告)号: CN204907369U 公开(公告)日: 2015-12-30
发明(设计)人: 葛永金;何小勇;刘跃钧;王军峰;宋艳冬 申请(专利权)人: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3/02 分类号: A01G13/02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23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油茶 杂草 控制 定位 施肥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油茶种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止杂草干扰油茶生长和定位施肥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山茶籽榨制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且不含芥酸,比其他食用油更耐贮藏,不易酸败。食用茶油不会增加人体胆固醇,适合高血压病患者食用,具有减肥、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保健作用。随着人民对健康饮食的不断重视,山茶油作为健康食用油,已开始得到市场的肯定,有力的推进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国非常重视油料作物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明确提出了要加大包括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在内的油料生产扶持力度。2006年12月27日国家林业局专门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创造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油茶经营的科技水平”等意见。省林业厅在2008年的重点工作中提出了振兴油茶产业,并作为“推进林农增收致富行动”的举措之一,把油茶低改作为兴林富民示范工程的重点来抓。

近年来,随着油茶栽培向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和空心化,与以往单个分散的农户油茶林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难题急需解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及农民收入多元化,在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越来越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几百亩、上千亩的基地建设,导致造林成本比以前增加很多。以一个3000亩的油茶新造林基地为例,其每年锄草的人工费用在30万元以上,而且由于杂草生长迅速,导致前面刚锄完,过几天又生长出来,消耗巨大的劳动力成本,林农劳动强度巨大,不少林农不能忍受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使用和加大除草剂剂量,给茶油的食品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急需一种省力的装置来替代人工锄草。目前推荐使用的黑地膜覆盖,由于需要将很大的一片地膜切割成1M2左右,在覆盖过程中,手续多,更为突出的是,地膜导致被覆盖区不透水、不透气,土壤板结严重,因此也并不受农民欢迎。由于植物的吸收根系范围基本处于冠幅投影边缘处,因此施肥最佳位置即为油茶冠幅投影边缘处,根据试验,油茶造林后,每年冠幅基本每年增加20cm左右,但林农在实际施肥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或者贪图省事,施肥时不按规定施肥,导致施用的肥料没有被油茶充分吸收,肥效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该装置结构稳定,不易变形,透水透气性能好、能有效隔断杂草的光照和下种,从而使杂草不能生长和繁殖,同时能定位施肥、防止施肥后肥料被雨水冲刷的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由2片半圆形覆盖片构成的伞状盖板,所述盖板的中央设有用于容纳油茶基部树干的圆形开孔,盖板本体上设有若干条以其圆心为中心的弧形凹槽,每个凹槽均匀设置透水施肥小孔,呈环状分布;所述盖板上还设置加固肋条,呈放射状分布。

所述的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外缘设有若干个固定孔。

所述的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高度为10cm,直径为100cm。

所述的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设有3圈,相邻两圈间距10cm。

所述的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肋条为6-10条。

所述的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开孔直径为5cm。

所述的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施肥小孔直径为1c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茶林杂草控制及定位施肥装置,结构简单,采用一次冲压成型技术,将2片侧壁包裹树干一周,固定即可,操作极为方便,该结构具有良好遮光性,优良透水透气性,能够有效覆盖油茶周边半径50cm内的范围,使杂草不能生长。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凹槽和小孔,两者均起到漏水和透气的双重作用,整个装置使用简单,种植效果理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4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