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4481.3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6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姜天信;杨民;邓少华;解丝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9/15 | 分类号: | B41J2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折叠放置的介质在单据打印中广泛应用。常见的折叠放置的介质包括用于打印发票、车票、高速公路收费单、银联POS交易单以及快递单等介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外置式折叠纸盒的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打印主体1′和用于盛放折叠纸3′的折叠纸盒2′,折叠纸盒2′挂接在打印主体1′的后方,在打印主体1′的后部设置有进纸口(图中未示出),折叠纸盒2′内的折叠纸3′通过该进纸口进入打印主体1′并由打印主体1′内的打印头(图中未示出)进行打印。
这种具有外置式折叠纸盒的打印装置,由于折叠纸盒2′挂接在打印主体1′的外部,使打印装置的整体体积庞大,因此存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打印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盖体,在所述盖体上设置用于支撑介质的托盘组件,所述托盘组件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其中,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盖体枢接,所述第二托盘与所述盖体插接,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第二托盘均能相对于所述盖体展开或者收合。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相对于所述盖体展开后,沿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所述盖体位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之间。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主体,所述机架上设置入纸口和出纸口,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两者中的一个邻近于所述入纸口设置,两者中的另一个邻近于所述出纸口设置。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托盘通过枢接轴与所述盖体枢接,可相对于所述盖体展开或者收合,其中,当所述第一托盘相对于所述盖体收合时,所述第一托盘盖在所述盖体上。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托盘的凹部,所述凹部由所述盖体的上表面朝向所述盖体的内部凹设成型。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第一托盘相对于所述盖体收合时,所述第一托盘位于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一托盘的上表面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长槽,所述第二托盘通过滑动组件插入至所述长槽内。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沟槽和与所述沟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沟槽和所述凸起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托盘上,所述沟槽和所述凸起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长槽内。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当所述第一托盘收合在所述盖体上时,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部配合。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组件为机械式传感器或光电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印装置通过将支撑介质的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均设置为可收合在盖体上的结构,可以缩小整个打印装置的体积,占用空间小,在需要增加介质的支撑面时,只需要将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相对于盖体展开,操作方便。与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外置式折叠纸盒的打印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印装置占用的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外置式折叠纸盒的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托盘组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盖与托盘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托盘组件位于第二位置。
图1中:
1′、打印主体;2′、折叠纸盒;3′、折叠纸。
图2至5中:
1、打印组件;11、打印头;12、胶辊;
2、托盘组件;21、第一托盘;211、第一托盘正面;212、第一托盘反面;213、枢接轴;22、第二托盘;221、沟槽;
3、检测装置;
4、主体;41、盖体;411、长槽;412、凹部;413、凸起;42、入纸口;43、出纸口;44、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4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内腔的印章盒
- 下一篇:镭射防伪印刷光束信号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