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3804.7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6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国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缝合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在内镜下做消化道手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内窥镜手术中,往往需要缝合身体器官和组织。此外,在内镜下做黏膜剥离手术时,很容易造成组织穿孔,如肠胃穿孔,为了防止肠胃液漏出,需要及时闭合穿孔。目前,对组织穿孔一般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会造成切口和创伤,不利于患者恢复。
虽然有文献报道了内镜缝合装置,但一般采用缝合钉等紧固件,不但结构复杂,而且操作起来不方便。
目前市场上尚无有效的内镜缝合器来实现对组织穿孔的内镜下缝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镜缝合器,能够在内镜下快速实现对穿孔部位的缝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缝合器,其包括缝合装置和两个夹持件,其中,所述缝合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母和螺柱、推杆和两根固定钢丝,所述螺母的底部设有两个插孔,所述螺柱在垂直方向上设有两个通孔,螺柱的底部与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包括夹子和牵引线,所述夹子与牵引线相连;其中,所述夹持件的牵引线分别穿过螺柱上的通孔,两根固定钢丝分别插入螺母底部的插孔中;
螺母的内壁自底部向上可具有逐渐减小的直径;
在螺柱的通孔中分别设置有夹紧凸起和锋利凸起;
推杆在接近螺柱的位置有一变细部。
螺母的形状可为与输送导管的内径相配合的圆柱体,圆柱体的高度可为3-5mm。
固定钢丝、推杆和牵引线的另一端通过导管分别与体外的手柄相连,通过位于手柄上的控制装置来分别对固定钢丝、推杆和牵引线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缝合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内镜下快速实现对穿孔部位的全程缝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柱中的通孔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缝合器的手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并且不应解释为仅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本实用新型更加完整和透彻,并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附图和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缝合器作详细描述。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缝合器包括缝合装置和两个夹持件。
所述缝合装置包括:螺母3,螺柱4,推杆5,和两根固定钢丝6。
所述夹持件可为两个,每个夹持件包括夹子1和与夹子1相连的牵引线2。
图2为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螺母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响应于内螺纹,螺柱4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螺母3和螺柱4可通过螺纹彼此接合。
所述螺母3的底部设有两个插孔11,所述插孔11可为通孔或非通孔。两根固定钢丝6分别插入位于螺母3底部的插孔中。
所述螺柱4在垂直方向上设有两个通孔12,所述牵引线2分别穿过位于螺柱4上的通孔12。
螺柱4的底部与推杆5固定连接。推杆5在接近螺柱4的位置有一变细部。
所述螺母3的形状可为与输送导管的内径相配合的圆柱体,但螺母3的形状不限于此。圆柱体的高度可为3-5mm。
螺母3的内壁自底部向上可具有逐渐减小的直径。
图3为螺柱中的通孔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3,在螺柱4的通孔12中分别设置有夹紧凸起21和锋利凸起22。其中,夹紧凸起21可位于锋利凸起22的上方。
螺母3的内壁自螺母底部向上可具有逐渐减小的直径,当通过推杆5来旋紧螺柱4时,位于螺柱4的通孔12中的夹紧凸起21受到挤压而逐渐靠拢,从而夹紧穿过通孔的牵引线2,同时锋利凸起22也因受到挤压而将牵引线2切断。
通过将固定钢丝6插入螺母3底部的插孔11中,可以起到固定螺母3的作用。此时,可以转动推杆5来旋紧螺柱4。
为了使螺柱4在旋转进入螺母的过程中受到挤压而夹紧牵引线,螺柱4可由塑料材料制成。
制造螺母3的材料不受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或硬质塑料等。
夹子1可使用本领域常规的夹子,连接夹子1的牵引线2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国,未经张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3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持骨钳
- 下一篇:耳鼻咽喉科用多功能手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