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92975.8 | 申请日: | 2015-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4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沈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林福 |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A63B23/035;A63B2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 地址: | 2019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家用多功能健身(康复)器。
背景技术
生命在于运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体的健美和健康,现代人对于定期身体锻炼的重要性的意识已经推动了健身行业的稳步增长。考虑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压力,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合理健康水平。因此,为了满足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身体锻炼量的需要,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但是目前的健身器材的功能有相对比较单一,而且有些是借助于电器来实现,在缺少电源的情况下就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电器、无电子设施操作功能,功能齐全、使用方便、不受天气影响的健身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健身器,包括:底座;前立柱及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及所述后立柱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端;前横管及后横管,所述前立柱及所述后立柱的非连接端分别垂直穿设于所述前横管及所述后横管;腿部锻炼结构,所述腿部锻炼结构设置在所述前横管及所述后横管上;肩部锻炼结构,所述肩部锻炼结构设置在所述后横管上;前臂锻炼结构,所述前臂锻炼结构设置在所述前横管上;腰部及膝部锻炼结构,所述腰部及膝部锻炼结构设置在所述后横管上及所述底座的后部;其中所述腿部锻炼结构包括:前轴承套及后轴承套,所述前轴承套及所述后轴承套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横管及所述后横管的两端,所述前轴承套及所述后轴承套可绕着所述前横管及所述后横管的轴线旋转;前摇杆,所述前摇杆垂直穿设于所述前轴承套;后摇杆,所述后摇杆是一端与所述后轴承套垂直连接;摆杆,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前摇杆及所述后摇杆转动连接;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摆杆上。
所述肩部锻炼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后立柱的非连接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向上延伸;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滑轮,所述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在所述滑轮的外缘设有卡槽;拉索,所述拉索嵌入所述卡槽内。
所述前臂锻炼结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旋转设置在所述前横管上,所述转盘位于两侧的所述前摇杆之间;转球,所述转球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所述转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球设置在所述转盘直径的两端。
所述腰部及膝部锻炼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支架及脚踏部;其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后横管上;所述脚踏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后部。
所述脚踏部包括:延伸座,所述延伸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后部,在所述延伸座的后部设有定位孔;转臂,所述转臂旋转设置在所述延伸座上;插孔,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转臂的一端,所述插孔的位置和尺寸与所述定位孔的位置和尺寸对应;踏盘,所述踏盘旋转设置在所述转臂的另一端。
在所述腿部锻炼结构、肩部锻炼结构、前臂锻炼结构及腰部及膝部锻炼结构上分别套设有把手。
在所述把手的端部设有盖板。
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坐凳,所述坐凳安装在连接于所述前立柱及所述后立柱之间的安装座上。
在所述前立柱、所述后立柱及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有调节孔。
在所述底座由相处垂直设置的竖杆和横杆构成。
在所述竖杆和所述横杆之间还设有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健身器体积小,占地仅0.66平方米(55厘米×120厘米)功能多,纯机械构建结合组成,无电器、无电子设施操作功能,使用方便、不受天气影响,适合中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在家中锻炼,强身健体,增强四肢关节和腰肌部位的活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健身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健身器,包括:底座以及分别垂直设置在底座的两端的前立柱2及后立柱3,前立柱2及后立柱3的非连接端分别垂直穿设于前横管4及后横管5。
腿部锻炼结构,包括:前轴承套6及后轴承套7,前轴承套6及后轴承套7分别设置在前横管4及后横管5的两端,并可绕着前横管4及后横管5的轴线旋转,前摇杆8垂直穿设于前轴承套6;后摇杆9是一端与后轴承套7垂直连接,摆杆10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前摇杆8及后摇杆9转动连接,踏板11设置在摆杆10上。
使用时,双手握住前摇杆8,两脚分别踏在踏板11上,四肢作步行运动,其速度的快慢和时间的长短,按使用人的体质状况自行确定,从而达到增强四肢关节的活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林福,未经沈林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29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