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暖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1748.3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0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军;曹雪源;杨恩武;武海滨;李世红;朱振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0 | 分类号: | F24D3/00;F24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暖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能源供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暖通系统。
背景技术
暖通是指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从功能上说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暖通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国内城市发展中所采用的暖通系统主要为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多采用单一热源,管网的主布置形式为枝状,这种形式的供热方式容易产生热量供需不平衡以及热网波动较大的问题,当某一处管网发生故障时,使得整个热网处于瘫痪状态。
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主热源为中心、辅助热源分散布置的多热源联合供热管网能够较好地解决该问题,具有主辅热源优势互补、供热量可灵活调节的优点,这种供热管网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供水管3与回水管6,其中,所述供水管3用于将经主热源1或者辅助热源11供热后的能量传输介质提供给各个用户2,所述能量传输介质经所述用户2换热后通过回水管6循环至所述供水管3内,这样不断循环进行供热,这种供热管网采用供水管3与回水管6分别布置的形式,能量传输介质经用户换热后需要经过回水管再循环至供水管以进行循环供热,整个热网的散热面积较大,使得能量损失较大,供热能效降低,且所述管路错综复杂,管路投资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暖通系统,能够在提高整个暖通系统的供热能效的同时减少管路用量,降低管路投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暖通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能源站;
至少一个用户;
供能管路,所述供能管路包括环状主管路,所述环状主管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循环泵;
每一个所述能源站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所述环状主管路连通,每一个所述用户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所述环状主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环状主管路上与每一个所述能源站的进口和出口连通的连通口沿能量传输介质在所述环状主管路中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环状主管路上与每一个所述用户的进口和出口连通的连通口沿能量传输介质在所述环状主管路中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能源站的出口通过支管路一与所述环状主管路连通,所述支管路一与能量传输介质在所述支管路一与所述环状主管路的连通处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每一个所述用户的出口通过支管路二与所述环状主管路连通,所述支管路二与能量传输介质在所述主管路二与所述环状主管路的连通处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优选的,当所述能源站的个数与所述用户的个数相同时,所述能源站与所述用户间隔设置;
当所述能源站的个数大于所述用户的个数时,每两个相邻的用户之间设置的能源站的个数差最小;
当所述能源站的个数小于所述用户的个数时,每两个相邻的能源站之间设置的用户的个数差最小。
可选的,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循环泵,每一个所述循环泵提供的循环动力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能源站的进口和每一个所述用户的进口与所述环状主管路连通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变频泵。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能源站包括至少一个冷/热源,每一个所述冷/热源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能源站的进口和出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每一个所述用户包括至少一个负荷单元,每一个所述负荷单元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用户的进口和出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储能装置;
每一个所述储能装置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所述环状主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装置为两个以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储能装置之间的能源站与用户的总个数之差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1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商务桌桌板
- 下一篇: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