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MT自动接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1125.6 | 申请日: | 2015-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龙;张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创鑫自动化设备科技(漳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18 | 分类号: | B65H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5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t 自动 接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MT生产线设备,具体用于SMT生产线上的新料和旧料的对接。
背景技术
在SMT生产行业,传统生产流程中的料带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接料,由于作业者经验不同在料带接缝处的作业质量会引起参差不齐而使机器停止,此外,还存在着当需要对复数元件同时作业时,因为作业时间长而来不及对应,导致机器要停止等诸多课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自动接料机,专门针对SMT自动生产线上,不停机快速换料的需求而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SMT自动接料机,其能够在SMT自动生产线上,不停机的状态下快速接料换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SMT自动接料机,用于将旧料的料带末端与新料的料带起始端通过双面接料带进行对接;包含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机架,底座底部通过行走轮支撑;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接废料箱、储料盒和锂电池;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接料箱,接料箱通过上盖封闭;所述接料箱的一端为新料进口,另一端对应的为旧料进口;所述机架上靠近新料进口的位置设置新料放置架;所述机架上位于接料箱后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双面接料带的放料装置;所述双面接料带包含胶层,覆盖在胶层上下表面的前膜和后膜;所述机架上位于放料装置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拉后膜机构;所述接料箱内设置有拉前膜机构;所述双面接料带由接料箱后方的进料口进入至接料箱内部后,经过设置在接料箱内的导向针;
所述接料箱内还设置有切断机构,以及驱动所述新料和旧料沿着新料进口和旧料进口相向运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料箱上还设置有用于电控锁死接料箱的上盖或电控打开接料箱的上盖的开盖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料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料带上的空料位置的红外线检测机构;该红外线检测机构包含红外发射模块和对应的红外接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将对接后的料带进行收卷的自动收料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料带为纸带;其宽度为8mm,厚度为0.25~1.0mm;所述锂电池为DC24V;所述接料箱上设置有电源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对相同规格的两卷料带的料头和料尾实现自动检测空料的位置进行精确裁切,自动拼接,并用接料带双面粘贴,接驳后可点动收料,由人工转向机械化操作,革新了传统的手工工艺,实现自动化生产;本实用新型通过使作业自动化,达到作业时间的平均化、质量的稳定,消灭因为料带拼接不良导致的错误停止,以前人工需要花费30~60秒现缩短到8秒左右。本实用新型专业用于SMT生产流水线不停机快速换料,操作简易,大幅度提高接料速度,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锂电池供电和行走轮结构,使得本设备能够非常便捷的移动工作,可以用于更多的场合,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另一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行走轮,2-底座,3-储料盒,4-锂电池,5-工作平台,6-接料箱,7-旧料进口,8-上盖,9-电控箱,10-拉后膜机构,11-新料进口,12-新料放置架,13-接废料箱,14-放料装置,15-导向针,16-拉前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SMT自动接料机,用于将旧料的料带末端与新料的料带起始端通过双面接料带进行对接;包含底座2,底座上安装有机架,底座底部通过行走轮1支撑;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接废料箱13、储料盒3和锂电池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创鑫自动化设备科技(漳州)有限公司,未经鑫创鑫自动化设备科技(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1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