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骨架轻型板生产用简易布料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0697.2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6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骨 轻型 生产 简易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骨架轻型板的生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钢骨架轻型板生产用简易布料车。
背景技术
钢骨架轻型板是一种由钢骨架、钢丝网以及轻质复合芯材复合而成,是集称重、隔热、保温、防水、防火等性能于一身的新型建筑构件,既施工方便又环保,并能降低工程成本。
目前钢骨架轻型板在我国的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生产钢骨架轻型板采用平模浇注工艺,将生产钢骨架轻型板用的C型钢及钢丝网焊接好后,放在彩钢板上,然后将搅拌好的料浆浇注到焊接好的C型钢里,浇筑时用斗车装满料浆,然后倒进去,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一人倒料浆,一人用铁锹往下扒料,并且把料浆铲平,这样就减慢了生产效率,浪费了人力,因此提出一种简易布料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骨架轻型板生产用简易布料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骨架轻型板生产用简易布料车,包括布料车本体和拨料组件;
所述布料车本体包括把手、车舱、车轮和车轴,所述把手与下凹圆弧状的车舱端部相连,所述车轴贯穿所述车舱,且其两端各与一车轮转动连接,所述车舱底部开设有一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下方设有一U型槽;
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控制手柄、控制线、放料板、复位弹簧和拨料齿轮,所述控制手柄位于把手上远离车舱一侧,所述控制线一端与控制手柄相连,且其另一端与放料板一端相连,所述放料板另一端卡在下料口下方的U型槽内并与复位弹簧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弹簧位于下料口远离控制手柄一侧,且其另一端固定于车舱底部,所述复位弹簧具有两种状态,即自由状态和拉伸状态,自由状态下,放料板将U型槽封闭,拉伸状态下,U型槽不封闭,所述拨料齿轮固定设于下料口上方的车轴中部,并随车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控制手柄长度为150-200mm。
优选的,所述U型槽内固定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有两根,且分别位于下料口两侧。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靠近车舱一侧设有垂直于把手向下的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远离下料口一侧设有拨料板,所述拨料板呈梯形,且其短边固定于车舱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布料车用水润湿,将搅拌好的料浆注入布料车中,然后推到钢骨架轻型板的模具上,握紧控制手柄,使得放料板被拉出下料口的U型槽,然后料浆就会流入到模具中,同时推动布料车,再经过拨料板的抹平作用,使得料浆均匀布在模具中,料浆下完之后,松开控制手柄,放料板即被复位弹簧拉回,卡在下料口的U型槽里,即可进行下一车布料,用完之后将布料车清洗干净。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和车轴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钢骨架轻型板生产用简易布料车,包括布料车本体和拨料组件;
所述布料车本体包括把手1、车舱2、车轮3和车轴4,所述把手1与下凹圆弧状的车舱2端部相连,所述车轴4贯穿所述车舱2,且其两端各与一车轮3转动连接,所述车舱2底部开设有一下料口21,所述下料口21下方设有一U型槽;
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控制手柄5、控制线6、放料板7、复位弹簧8和拨料齿轮9,所述控制手柄5位于把手1上远离车舱2一侧,所述控制线6一端与控制手柄5相连,且其另一端与放料板7一端相连,所述放料板另一端卡在下料口21下方的U型槽内并与复位弹簧8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弹簧8位于下料口21远离控制手柄5一侧,且其另一端固定于车舱2底部,所述复位弹簧8具有两种状态,即自由状态和拉伸状态,自由状态下,放料板7将U型槽封闭,拉伸状态下,U型槽不封闭,所述拨料齿轮9固定设于下料口21上方的车轴4中部,并随车轮3旋转。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手柄5长度为150-200mm。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U型槽内固定有橡胶垫。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复位弹簧8有两根,且分别位于下料口21两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把手1上靠近车舱2一侧设有垂直于把手1向下的支撑杆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0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具有空气质量检测功能的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