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0045.9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国;霍正刚;于元康;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振国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B3/02;C02F101/3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扬州市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环保 节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节水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可能丝毫也感觉不到水的危机。但事实上,我们赖以生节水节水存的水,正日益短缺。而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目前,全世界还有超过10亿的人口用不上清洁的水,人类每年有310万人因饮用不洁水患病而死亡。面临全球性的水资源匮乏,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节水日。而现有的屋顶节水装置,过于简单,通常只是经过简单的过滤就直接使用,虽然这一部分水的用途可能只是冲马桶之类,但是现在城市环境较差,雨水内含有较多的污染物质,对马桶、下水道也会造成一定的侵蚀效果,或者很容易因为尘土堆积导致管道堵塞;而且在雨天雨水量充足,缺少大容量的蓄水装置,多余的雨水只能直接排掉,十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包括框体、过滤装置、空心蓄水墙体和排污管,所述框体表面贴合设置一引水板,引水板上均布有横向延伸的引水槽,引水槽连接过滤装置,引水板表面设有隔水层;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生物选择器、曝气池和贮泥池,生物选择器设置在曝气池与金属捕捉装置之间,金属捕捉装置位于二沉池底部且通过管道连通;贮泥池设置在金属捕捉装置与曝气池之间且连通,二沉池设置在地面上端且侧壁设置出水口以及底部与回流泵连接;所述反排液入口与回流泵连通且侧壁管道与出水口连通;所述二沉池底部为锥状结构,并且二沉池下端与金属捕捉装置连通;所述生物选择器通过管道将相邻生物选择器连通;所述过滤装置通过雨水引流管进入最高一层房间的空心蓄水墙体,雨水引流管与空心蓄水墙体上端的溢流管接头连接,上一层的溢流管接头和下一层的溢流管接头通过溢流管连接,最低一层的溢流管直接与排污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层为PE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外围水平延伸出水平的连接边,连接边上设有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选择器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蓄水墙体上通过出水管阀门与出水管接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隔水层可防止水下渗,增加雨水的收集量,该固定件方便连接相邻框体或者楼顶地面;引水槽内收集的雨水通过回流泵由反排液入口经过管道到达生物选择器,在生物选择器选择不同微生物种,并放入曝气池中,用来分解雨水中有机烃类污染物,并不断从进气口通入空气,增加溶解氧,同时打开搅拌器,使雨水混合均匀,最终烃类有机污染物形成絮状沉淀,流入贮泥池,而另一部分雨水从管道流进金属捕捉装置,通过利用重金属捕捉剂对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捕捉处理,沉淀在在捕捉池内的污泥,由池底管道运入贮泥池,经金属捕捉装置处理后的水,通过管道流向流入二沉池中,使处理后的水从出水口流回地下,达到分离、回收利用效果;所述贮泥池包括池体,用于对污泥进行浓缩沉淀;管道简单,自动蓄水自动防溢出,节水效果明显,节水装置不占空间,同时具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实施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中空心蓄水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国,未经周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0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包
- 下一篇:一种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T”型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