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转印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9612.9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2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辰海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内热烫印快速转印成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转印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是利用熔胶注塑到模具时的热量和锁模时的高压,把预先印好在膜片上的图文转印到注塑成型的制品上,使制品在成型的同时得到装饰的一种制品表面装饰技术。应用此技术,无需再对成型制品进行传统后续表面喷涂、印刷(移丝、丝印、滚印等)、烫金等二次以上制作工艺。自动化程度高,不良率低,对制作环境无污染,且图文不易被刮伤,立体感视觉效果好。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家电、汽车等领域,如手机外壳、洗衣机面板、汽车装饰条、仪器仪表控制面板等。
应用IMD技术,需要预先将膜片通过送膜机定位输送到模具的凸模与凹模之间,待膜片被压实与凹模形成密闭空间后,通过抽真空,使膜片拉伸、贴合在凹模型腔表面,之后再进行合模、注塑、保压、冷却等工艺。由于膜片的承载层是由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等塑料薄膜构成,常温拉伸时,连同图文层易产生应力泛白,起皱等质量问题;特别是在对一些表面比较扭曲、复杂的高档制品进行模内转印时,其膜片拉伸深度较大时,此问题尤为严重,成品率几乎为零,同时,加工过程中的场地环境污染物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复杂曲面、高档图文产品在汽车、家电等行业应用的日益广泛,各注塑装饰厂家争相对此瓶颈技术进行了研究。
目前传统的做法是通过在凸模内设置气路,实现在凹模抽真空的同时,向型腔吹气加热加压的方法,采用的加热物质为热气,加热效率低,易冷凝,温控难度大,且由于专利中泄压阀的使用,部分热气会滞留在模具型腔中,从而易产生灼烧、水纹、气泡、起皱等问题;或在膜片组成、压膜方式、凹模抽真空方式及模具结构上的创新,不同程度上缓解了普通制品模内转印注塑成型的起皱、开裂等问题,但不能解决膜片拉伸深度过长复杂曲面、特殊制品的模内转印泛白、起皱、R角过小的问题,生产中次品率过高成本加大,实际生产中工艺上的创新还有很大空间提升。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快速转印成型结构,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转印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母模以及公模,所述母模和公模之间能构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母模包含一个凹槽,公模包含一个凸起,凹槽和凸起之间构成封闭空间,还包含能穿过封闭空间的转印薄膜,所述母模一侧包含吸气孔,吸气孔贯穿母模并与封闭空间相连通,所述公模还包含一个浇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印薄膜能被送膜装置运送,所述送膜装置包含分布在母模上下的辊子,还包含传送轮和导向轮,传送轮位于母模的上方,导向轮位于母模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压合板,所述压合板中部包含空隙,该空隙能容纳凸起穿过,压合板的周边的板状结构能嵌入公模上的收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母模上包含内嵌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公模上包含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都能置于收容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浇道为一个变径的通道,所述浇道形状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吸气孔还连接排气装置。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法通过集膜材除尘、加湿和加热一体化的机械手模块,实现膜材除尘,加湿和快速加热软化膜片,解决了由于生产车间环境达不到某级别标准及局部膜片拉伸深度过大和R角过小而引起的制品表面泛白、起皱、冲破膜片溢料等问题;且膜材除尘、恒湿和恒温的稳定实用、制品合格率高,尤其适用于复杂曲面、R角过小的汽车内饰件,飞机内饰件高端制品模内热烫印快速转印成型。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内转印注塑模具在开模状态的剖面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模内转印注塑模具在合模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0、母模;11、封闭空间;12、吸气孔;13、第一密封圈;20、压合板;30、公模;31、浇道;35、收容槽;37、第二密封圈;40、送膜装置;41、转印薄膜;43、传送轮;45、导向轮;50、排气装置;60、机械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辰海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辰海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9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承插电热熔接头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中空弹力球及其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