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墙中部构造柱模壳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9608.2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6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何俨;杨洋;邱长林;张元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 中部 构造 柱模壳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充墙构造柱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外墙中部构造柱模壳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砌体工程施工中,通常会在楼板上方砌筑砖墙,在楼板与位于楼板上方的框架梁之间浇筑构造柱。构造柱具有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提高墙体及房屋的变形能力、与砖墙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控制墙体开裂,增强墙体抗震强度的优点。特别在近几年,为了提高墙体的抗震强度,在构造柱上会间隔设置多个马牙槎,该设置可提高砌块与构造柱的接触面,进而增强了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传统构造柱的模板体系是将四个方位的模板竖立安装后形成的,与砌块相接处模板的马牙槎结构多是通过多块相应的板材组装而成。同时,每两个相对面模板都是通过步步紧加固(步步紧是一种新型建筑用具,它是由钩形卡杆和活动卡头两部分组成)。在采用步步紧加固连接模板时,需在外墙砖体上开洞,这就造成外墙整体性的破坏并增加了洞口封堵的工程量。同时,传统的构造柱模板与其两侧的砌块仅仅依靠水泥连接,其连接结构不够牢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用破坏外墙砌块,安装方便且模板与砌块连接牢固的外墙中部构造柱模壳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外墙中部构造柱模壳安装结构,它包括模板本体、设置在模板本体腔体内的钢筋笼以及设置在模板本体两侧的砌块,所述模板本体支立于楼板与位于楼板上方的框架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包括竖向设置在墙体外立面且横向截面呈U形的外夹模以及设置在外夹模开口端且与外夹模形成一个封闭框状结构的内衬模,在内衬模的上端设有一个U形缺口,在该U形缺口外设有一块用于封闭该缺口的斗模,所述斗模的上端与内衬模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斗模上端中部向外凸出,形成一个进料料斗,所述进料料斗的高度不低于框架梁的梁底高度。
进一步的,为了将外夹模、内衬模以及斗模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外夹模和内衬模、外夹模和斗模均通过多根相互平行且贯穿外夹模、内衬模以及斗模的对拉丝杆相固定,所述对拉丝杆之间相互平行,且至少设有两列。
进一步的,在外夹模、内衬模以及斗模上均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对拉丝杆的螺纹孔,对拉丝杆可通过该螺纹孔快速的穿过外夹模和内衬模,且通过将对拉丝杆与螺纹孔中的螺纹相配合,可以有效的将外夹模和内衬模拉紧;在每根对拉丝杆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锁紧对拉丝杆的螺母垫片,通过该螺母垫片,对拉丝杆可更进一步与螺母垫片上的孔相配合,旋转的更紧。
进一步的,在外夹模的两侧板上设有多根贯穿侧板并伸出侧板外的拉强筋,所述拉强筋之间相互平行,并置于上下两层砌块之间。通过设置拉强筋,可以有效的将砌块与构造柱连接起来,使得整个墙面的牢固性更好。
进一步的,外夹模与砌块相邻的侧端均等间距、间隔设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凸出部,该凸出部形成了构造柱中的马牙槎。该结构直接在外夹模上间隔设置多个凸出部,而外夹模和内衬模合围而成的内部空腔,直接就形成了后期构造柱浇筑成型后的形状,故上述凸出部直接就形成了构造柱上的马牙槎,不用单独再制作,一次成型,快速,方便,成型后形状和效果可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外墙中部构造柱模壳安装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采用外夹模和内衬模合围在钢筋笼上,并用对拉丝杆拉紧固定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步步紧连接方式,安装更为方便,只需要将外夹模和内衬模合围并固定即可,且不用破坏墙体砌块。
2、通过将外夹模的侧板间隔设置多个凸出部,使得该凸出部直接形成了构造柱中的马牙槎,使得马牙槎结构一体成型,不会形成爆浆。
3、通过在外夹模的侧板上横向设置多根拉强筋,并将拉强筋设置在相邻两层砌块之间,这就使得构造柱和砌块连接的更为紧密,整体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模板本体的内衬模和外夹模均只设计成一块时,模板本体与拉强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模板本体的内衬模和外夹模分为多段时,模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模板本体与砌块安装完成后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楼板1、框架梁2、外夹模4、侧板41、凸出部411、内衬模5、U形缺口51、斗模6、进料料斗61、对拉丝杆7、螺母垫片8、拉强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9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