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用吸氧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7872.2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7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关国英;胡洁;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潴留 患者 吸氧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用的新型吸氧面罩,特别涉及一种适用 于二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新型吸氧面罩,该吸氧面罩也适宜用于雾化吸入。
背景技术
面罩吸氧能改善机体缺氧的情况,帮助恢复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机体恢复 供氧,是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治疗的手段。
目前临床应用的吸氧面罩,其排气孔是筛孔状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具有此种 排气孔的吸氧面罩的缺点包括:携带者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不够,甚至发生二氧化碳 潴留。二氧化碳潴留有很多危害:酸碱失衡、肺性脑病、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对于缺 氧的敏感性等。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可能抑制呼吸,导致临床死亡。同时临床 上治疗二氧化碳潴留的方法有限:应用呼吸兴奋剂、应用呼吸机等。呼吸兴奋剂存 在耐药、增加患者痛苦等问题。呼吸机包括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二者均费用 昂贵,且存在患者能否耐受的问题。
如果能从吸氧面罩入手,改良吸氧面罩,将能成为非常便捷的一种方法,且费 用低,患者容易接受,将为广大患者带来益处。因此,本发明试图寻找能改善患者 二氧化碳潴留的新型吸氧面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 的新型吸氧面罩,此种面罩通过扩大排气孔的面积,使患者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加大, 来达到增加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用 吸氧面罩,其包括一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插设有吸氧管,所述面罩本体上还 设有二氧化碳排气孔,所述二氧化碳排气孔为直径为18mm的圆形排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扩 大排气孔的面积,达到增加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此型吸氧面罩有助于二氧化 碳排出量增加、二氧化碳潴留减轻,尤其适用于二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同时节省了 医疗资源。为患者治疗疾病提供物质保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创造了 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氧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面罩本体;2-吸氧管;3-二氧化碳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 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吸氧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一面罩本体1,所 述面罩本体1上插设有吸氧管2,所述面罩本体1上还设有二氧化碳排气孔3,所 述二氧化碳排气孔3为直径为18mm的圆形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二氧化碳排出量少、二氧化碳潴留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 扩大排气孔3面积的方法。因此将原有的筛孔状排气孔,更改为直径为18mm的 圆形大排气孔3,扩大了排气孔3的面积,因此能增加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量。
临床中,我们将此型吸氧面罩应用于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举例说明。男患,55岁,既往吸烟史,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相同的吸 氧浓度条件下,应用普通吸氧面罩18小时后采血查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结果提示: PO291mmHg,PCO247mmHg。而应用本发明的新型吸氧面罩18小时后采血,血气 分析结果提示:PO292mmHg,PCO243mmHg。女患,78岁,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二型呼吸衰竭”。在相同的吸氧浓度条件下,患者应用普通吸氧面罩18小 时后采血查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结果提示:PO282mmHg,PCO249mmHg。而应用本 发明的新型吸氧面罩18小时后采血,血气分析结果提示: PO285mmHg,PCO242mmHg。
由以上内容可知以及实施例可知,将筛孔状的排气孔更改为18mm的圆形排气 孔3,此型吸氧面罩有助于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二氧化碳潴留减轻,尤其适用于 二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7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输出脑波诱导信号的颈枕
- 下一篇:一种口腔手术专用双气囊咽腔填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