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道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7869.0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5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朱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嘉德宏益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42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道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道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的发电厂、炼钢厂等工业生产现场,由于燃烧化石燃料,会有大量的烟气排出,这些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在热空气的作用下排出;如果直接将这些烟气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损害人们的健康。
针对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道除尘装置,包括电极、冷却管、控制模块;其中,电极为不规则的类环形结构,由导电良好的材料加工而成;电极的中间有圆柱形通孔,通孔平行均匀的分布在电极中,通孔与类环形结构的环中心轴平行;电极的底部为一从高到底的弧形结构,在电极底部较高的一端,对应通孔上有一道沟槽;电极的内侧底端有积尘槽,积尘槽固定在电极上,积尘槽的形状与电极底部轮廓一致;在控制模块的作用下,通过电极形成的电场吸附烟气中的烟尘,同时,在冷却管的作用下,使烟尘迅速冷却,吸附在电极上或者自然沉降,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同时,冷却管中的水还可以进行余热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烟道烟气进行除尘处理,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道除尘装置,包括电极、冷却管、控制模块;其中,电极为不规则的类环形结构,由导电良好的材料加工而成;电极上有电源接线端;电极的中间有圆柱形通孔,通孔平行均匀的分布在电极中,通孔与类环形结构的环中心轴平行;电极的底部为一从高到底的弧形结构,在电极底部较高的一端,对应通孔上有一道沟槽;电极的内侧底端有积尘槽,积尘槽固定在电极上,积尘槽的形状与电极底部轮廓一致。
冷却管采用导热性良好的绝缘材料加工而成,冷却管安装在通孔中,同时冷却管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电源、冷却管控制器、管道电磁阀;电源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和稳压器,通过变压器获取高电压,由整流器将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稳压器用于将电压转化为适用于装置其他单元的合适电压;所述的处理器与电源、冷却管控制器、管道电磁阀电气连接;管道电磁阀安装在供水管道与冷却管控制器之间,冷却管控制器与冷却管相连通。
安装在电极沟槽对应的通孔上的冷却管,其上有清洗管道和清洗电磁阀,所述的清洗管道垂直固定在冷却管上,与冷却管垂直并连通,清洗管道的输出口对准沟槽;所述的清洗电磁阀安装在清洗管道上,清洗电磁阀通过耐高温导线与处理器电气连接。
处理器的作用控制电极的电源、冷却管控制器、管道电磁阀以及清洗电磁阀的通断,其程序设计属于简单的逻辑控制,属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电极的设计,在烟道截面上形成电场,对烟尘进行吸附,达到除尘的目的;
(2)在电极内部安装有冷却管,通过冷却管中的水对热的烟尘进行冷却,从而使烟尘自然沉降;
(3)设置在电极底部的积尘槽,可以承接沉落的烟尘,从而实现对烟尘的自动处理;积尘槽的高低设计,便于对烟尘的处理;
(4)在电极上,位于沟槽的高位端,有清洗管道,从而,实现烟尘的自动清洗,简化了设备的维护,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如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在图1立体结构图下的左视图。
如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在图1立体结构图下的剖面图。
如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安装在电极沟槽对应的通孔上的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如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极;2、通孔;3、积尘槽;4、沟槽;5、电源接线端;6、控制模块;7、冷却管;61、处理器;62、电源;63、冷却管控制器;64、管道电磁阀;71、清洗管道;72、清洗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嘉德宏益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嘉德宏益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7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