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钻式漂浮接箍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87086.2 | 申请日: | 2015-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海;李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卓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08 | 分类号: | E21B17/08;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梁凤德 |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免钻式 漂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管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钻式漂浮接箍。
背景技术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水平井,尤其大位移水平井具有单井产量高,控制储量大,采油成本低等优点。在完井工序中,套管在定向段下入困难。通常采用通过在套管串结构中加入漂浮接箍,利用漂浮接箍控制空气柱和泥浆柱分布造成浮力改变。从而改变水平段套管与井壁摩擦力,保障足够井口悬重,克服套管下入阻力,实现套管安全、快速、高效下入的目的。
但是目前的漂浮接箍存在以下问题:1、接箍隔段需要下入小钻具,增加工序、增加完井时间、增加施工费用、增加固井风险及井喷风险;2、由于设置隔断造成漂浮接箍内通径缩小,造成后续封隔器等下入困难,影响后续酸化、压裂施工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漂浮接箍隔断需利用钻具钻孔打通,工序繁琐,且打孔后内通径缩小,不利于后续工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免钻式漂浮接箍,沿所述漂浮接箍的内壁开设环形安装台面,所述环形安装台面上固定安装破碎盘。
其中,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装配在所述破碎盘上方。
其中,所述卡环与所述漂浮接箍的内壁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卡环采用硬脆性材料制成。
其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破碎盘与所述漂浮接箍的内壁的连接处。
其中,还包括,截面为L型的阻尼环,所述阻尼环装配在所述破碎盘上。
其中,所述漂浮接箍上下两端设置连接螺纹。
其中,对所述破碎盘施加预应力处理。
其中,对所述破碎盘进行微晶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避免下钻具的工序与时间,降低施工费用与风险,特别是避免了固井钻除临时隔段时间段过程中,泥浆变形对固井不良影响和井喷施工危险;具有内通径稳定,利于后续封隔器的下入,便于后续酸化,避免缩径对后续下大直径施工工具造成的损伤风险;且设计简单、可靠,充分考虑现场施工条件,节省时间、人力、费用,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2所示,包括,漂浮接箍1,漂浮接箍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连接螺纹2。上端为内螺纹,下端为外螺纹,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套管3。
漂浮接箍下部套管,由于空气产生浮力使此段套管重量下降,减少与井壁压力和摩擦阻力;漂浮接箍上部套管灌装泥浆,实施加重,增加的重量转化成套管下入动力,提高套管下入能力,使其能在大位垂比水平井、钻井水平段缩径或垮塌等复杂情况下顺利下入。
沿漂浮接箍1的内壁开设环形安装台面4,将破碎盘5固定安装在环形安装台面4上。在破碎盘上方设置一卡环6。卡环6向下施加作用力,将破碎盘5稳固且精确的固定在环形安装台面4上。避免破碎盘5由于晃动或作用力变化导致提前破碎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套管3下入预定位置后,无需下钻具钻除漂浮接箍中间的隔断层,仅需憋压压碎破碎盘5,即可建立固井循环通道。破碎后的破碎盘颗粒,随固井液体循环出套管,从而解决了传统小钻具进行钻孔过程中,使得漂浮接箍通径缩小,影响后续施工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卡环6外表面加工紧固螺纹,使得卡环6可与漂浮接箍1的内壁螺纹紧固至一体。即能增加漂浮接箍的结构强度,又可以便于加固破碎盘5与环形安装台面4的固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破碎盘5与漂浮接箍1的内壁的密封性,在漂浮接箍1的内壁开设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密封圈7,破碎盘5紧压密封圈7,从而使得漂浮接箍1上下两侧形成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卓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卓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7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