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鱼巢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3393.3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丁淑荃;万全;余鹏;吴根发;胡先锋;李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人工鱼巢。
背景技术
大口黑鲈属于特种水产经济动物,其生长快,肉质鲜美。近几年,大口黑鲈的产量和养殖面积快速增加,先后在广东、湖南、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得以大面积推广。与此同时,对大口黑鲈的苗种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扩大大口黑鲈的繁殖规模。自然界中,大口黑鲈喜爱将卵产在水中的鹅卵石或者稠密的树根上。很多地方模拟其自然产卵,用柳树根扎在一起做成简易鱼巢供鲈鱼产卵。但实践中发现,柳树根上的受精卵分布不均匀,经常发现受精卵堆积在一起,造成孵化时缺氧死亡;柳树根做的鱼巢接触面比较小,亲鱼产卵后很多卵没能落在柳树根上,不能取出放入孵化池孵化,造成很大的浪费;柳树根鱼巢还有在大规模繁殖时操作麻烦、不能整齐摆放、运输时效率低、占地空间大、耗柳树多等缺点。在大规模生产中,需要一种既能够简单、便捷、高效地将大口黑鲈产的卵收取,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孵化率的鱼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鱼巢,该人工鱼巢可对鱼卵进行有效地收集,并大大提高了鱼卵的孵化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工鱼巢,包括由植物叶片叠合在一起制成的着卵层。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着卵层的周侧设有用于将植物叶片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框。
优选的,所述着卵层的周边翻折包裹固定框的框边,着卵层翻折后的重叠部分设有将重叠部分的植物叶片缝合在一起的缝合线。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为方形框,边长为25~30cm。
优选的,本鱼巢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框相连接的牵拉部件。
优选的,所述牵拉部件为尼龙绳。
优选的,所述植物叶片为棕榈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的着卵层采用植物叶片堆叠在一起制成,而这种着卵层构成的鱼巢放在水中后所形成的产卵环境与大口黑鲈所喜爱的产卵环境较为一致,因此大口黑鲈容易在本鱼巢上产卵;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着卵层是植物叶片叠合在一起得到的,因此着卵层构成的鱼巢呈薄板或薄片状,这种薄板或薄片状的鱼巢接触面积大,不但易于收集鱼卵,而且可以使得鱼卵的分布较为均匀,由此使得每颗鱼卵在孵化时均能够得到较为充足的氧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鱼卵的孵化率。
2)由于鱼巢呈薄板或薄片状,结构简单,易于摆放和运送,能够便捷、高效且大量地收集大口黑鲈的鱼卵,十分有利于大口黑鲈的大规模繁殖。
3)本实用新型中的植物叶片优选为棕榈叶片,有利于大口黑鲈所产的黏性卵的附着和固定,从而更加适用于大口黑鲈的大规模生产和繁殖。
4)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框将若干层植物叶片叠合在一起制成鱼巢,所述固定框的形状各异,只要能够固定植物叶片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框优选为不锈钢材质的方框,不但不会生锈,而且有一定重量,易于沉水,便于使用。
5)本实用新型还在固定框上设置有牵拉部件,使用时将牵拉部件的另一端系在塘边树桩或其他固定桩上,需要收取鱼卵时通过牵拉部件将鱼巢拉出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大口黑鲈或其它产黏性卵的鱼类繁殖或相应的科研活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着卵层20—固定框30—缝合线40—牵拉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鱼巢,包括由植物叶片制作而成的着卵层10。植物叶片一般选择植物纤维长度较长的叶片,这样利于着卵层的制作成型,结构也更具稳定,不易松散。
本实用新型中的植物叶片优选为棕榈叶片,棕榈叶片可以是棕榈叶片的叶鞘部分也可以是叶面部分,由于棕榈叶片具有较强的粘附性,对粘性鱼卵具有很好的粘附作用,可以最大程度对鱼卵进行收集,因此更为适用黏性鱼卵的生产繁殖;同时棕榈叶片的纤维较长,利于鱼巢编制成型。当然其他的具有相类似特点的植物叶片都可以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着卵层10的周侧设有固定框20,着卵层10的周边翻折包裹固定框20的框边,着卵层10翻折后的重叠部分通过缝合线30缝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3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生态养殖的鱼类养殖网
- 下一篇:一种自动识别鸡蛋位置和拾取鸡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