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用扎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2948.2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1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宝勇;王清顺;遆仲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2 | 分类号: | F16L55/1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陈德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紫外 光固化 管道 修复 用扎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修复用扎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口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用扎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我国地下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管道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在此背景下我国多家厂家引进了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技术对现有管道进行修复。该技术需要将紫外光固化软管在拉入管道后将两端采用扎头捆绑后充气,使其紧贴旧管道,然后再进行固化。由于国外管道概况与国内管道概况不同,引进的设备包括扎头主要适用于DN800以下管道修复,然而对于国内排水管道主干管,管道口径多在DN800以上,需要采用更大的扎头来进行捆绑以便完成充气保压,然而国内检查井井口直径只有DN600,因此现有的扎头难以放入检查井内。综上所述,现在引进的设备的扎头无法适用于国内排水主干管道的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口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用扎头,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口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用扎头,包括:
由两个半圆弧壳体围成的筒状骨架;
由两个半圆弧衬板围成的环形骨圈,所述衬板焊接在壳体的端部;
由两个半圆面板围成的圆盘形压盖,所述压盖从外部盖住骨架的端部开口,所述压盖上设有充气管接口和电缆口;
多个设置在所述骨圈上用于将所述压盖压靠在所述骨圈上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沿骨圈呈环形阵列排布。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旋转压帽、旋转轴、固定螺丝、压紧螺丝;所述衬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旋转压帽上设有固定螺孔和压紧螺孔,所述固定螺丝穿过安装孔和固定螺孔将衬板、旋转压帽、旋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紧螺丝穿过压紧螺孔并压住所述压盖。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由两个弧形的扎头骨肋围成的箍圈,扎头骨肋焊接在壳体的外周表面扎头骨肋围绕在壳体的外周表面并与壳体焊接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箍圈的数量是两个。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两个壳体的连接处通过骨架压板连接,所述骨架压板呈弧形状并压靠在骨架的内表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骨架压板与骨架之间设有密封垫。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两个面板的连接处通过压盖压板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压盖和压盖压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压盖上还设有测压孔、减压孔、摄像头安装口;所述电缆口位于压盖的中心,所述压盖上还设有电缆密封件固定螺丝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压盖与骨圈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壳体、衬板、扎头骨肋三者焊接成一体并放入到道道当中,两个半圆弧壳体可在管道内拼接形成所述骨架;两个半圆面板可在管道内拼接形成所述压盖;因此,扎头的零部件可以带入检查井然后再组成扎头,不受检查井井口直径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用扎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大口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用扎头的俯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1所示扎头的骨架、骨圈、箍圈的分解示意图。
图5绘示了图1所示扎头的骨架压板的主视图。
图6绘示了图1所示扎头的骨架压板的侧视图。
图7绘示了1所示扎头的压盖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口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用扎头,包括:由两个半圆弧壳体12围成的筒状骨架10;由两个半圆弧衬板32围成的环形骨圈30,两个衬板32分别焊接在两个半圆壳体12的端部;由两个半圆面板52围成的圆盘形压盖50,所述压盖50从外部盖住骨架10的端部开口,所述压盖50上设有充气管接口54和电缆口56;多个设置在所述骨圈30上用于将所述压盖50压靠在所述骨圈30上的压紧装置70,所述压紧装置70沿骨圈30呈环形阵列排布。优选地,扎头还包括由两个弧形的扎头骨肋92围成的箍圈90,扎头骨肋92围绕在壳体12的外周表面与壳体12焊接在一起,所述箍圈90的数量是两个。组装前,壳体12、衬板32、扎头骨肋92三者先焊接连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2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便式柴油发电机组底盘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快开丝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