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棉管惯性除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2315.1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8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6 | 分类号: | D01G9/06;D01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2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棉管 惯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杂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纺纱过程中,原棉中往往会混杂着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包括金属颗粒,棉籽等,杂质的存在会对机器造成损伤,减少机器的使用寿命,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影响使用者安全。
一般的除金属杂质装置通过金属探测器来识别金属杂质,从而进行分类除杂,这种方法只能识别出金属杂质,对于其他材质的杂质并不能检测出,因此存在着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棉管惯性除杂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输棉管惯性除杂结构,它包括输棉管道、除杂管道及除杂网;所述输棉管道设计为中间段有锯齿形凹槽的管道,所述输棉管道锯齿部分设计有开口;所述除杂管道设计为上半段有与所述输棉管道相应的锯齿形的凸起,所述除杂管道的下半段设计有封闭集尘管道,所述除杂管道通过所述锯齿形凸起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输棉管道的锯齿形凹槽处;所述除杂网使用过滤网,所述除杂网安装在所述除杂管道的锯齿形结构的上倾斜面位置。
所述输棉管道及所述除杂管道的锯齿形部分的过滤面设计有开口,所述输棉管道及所述除杂管道的锯齿形部分的非过滤面设计为封闭,所述除杂网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杂管道的锯齿形凸起的过滤面上。
所述输棉管道使用磁吸性材料,所述除杂管道的锯齿形凸起使用磁性材料,所述除杂管道通过磁性吸附在所述输棉管道上。
所述输棉管道内设计有一次除杂结构及二次除杂结构,所述输棉管道竖直固定安装在抓棉机的输棉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在使用所述输棉管惯性除杂结构除杂时,将所述除杂管道的锯齿形凸起部分通过磁性吸附作用吸附在所述输棉管道的锯齿形凹槽内,抓棉机在工作时通过所述输棉管道将原棉输出,原棉在通过所述输棉管道的时候经过除杂区域,由于所述输棉管道及所述除杂管道设计有锯齿形除杂区域,所述输棉管道又竖直固定安装在抓棉机的输棉部位,所以原棉在流动过程中会与所述锯齿形除杂区域碰撞接触;由于所述除杂网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杂管道的锯齿形凸起的过滤面上,当原棉与所述除杂网碰撞时,在惯性作用下杂质与原棉产生分离,由于所述除杂网使用过滤网,杂质会透过所述除杂网进入所述除杂管道内部,而原棉被所述除杂网隔离出来在所述输棉管道内继续流动;由于所述输棉管道包括一次除杂及二次除杂,所以原棉在流动过程多次与所述除杂网碰撞接触,剥离出的杂质沿所述除杂管道下落至所述集尘管道内,达到除杂的目的;当使用者使用完毕后取下所述除杂管道,清理所述集尘管道内的杂质,以便二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惯性除杂的原理使得原棉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分离出的杂质包括金属杂质及非金属杂质,结构简单,节省能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输棉管惯性除杂结构除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输棉管惯性除杂结构清理杂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棉管道,2-除杂管道,3-除杂网,4-集尘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输棉管惯性除杂结构,它包括输棉管道1、除杂管道2及除杂网3;所述输棉管道1设计为中间段有锯齿形凹槽的管道,所述输棉管道1锯齿部分设计有开口;所述除杂管道2设计为上半段有与所述输棉管道1相应的锯齿形的凸起,所述除杂管道2的下半段设计有封闭集尘管道4,所述除杂管道2通过所述锯齿形凸起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输棉管道1的锯齿形凹槽处;所述除杂网3使用过滤网,所述除杂网3安装在所述除杂管道2的锯齿形结构的上倾斜面位置;所述输棉管道1及所述除杂管道2的锯齿形部分的过滤面设计有开口,所述输棉管道1及所述除杂管道2的锯齿形部分的非过滤面设计为封闭,所述除杂网3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杂管道2的锯齿形凸起的过滤面上;所述输棉管道1使用磁吸性材料,所述除杂管道2的锯齿形凸起使用磁性材料,所述除杂管道2通过磁性吸附在所述输棉管道1上;所述输棉管道1内设计有一次除杂结构及二次除杂结构,所述输棉管道1竖直固定安装在抓棉机的输棉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2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给棉板及给棉板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铸锭坩埚